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由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或的地能。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雷雹和强风。流石滩上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下图为流石滩景观图。



(1)描述流石滩自顶部至下部边缘砾石大小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流石滩植物稀少且根系发达的原因。
(3)说明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2-02-22更新 | 7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主要表现为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结合山体效应原理分析青藏高原的整体林线内部山地比边缘高的主要原因。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



(1)据图中信息,补充完成A时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曲线图。

A时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曲线图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规律的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指示植被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因子,与植被覆盖密度呈正相关。黔桂喀斯特山区多峰林峰丛,最高海拔2800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0002016年黔桂喀斯特山区年均植被NDVI呈明显增加趋势,植被NDVI的变化随海拔高度变化明显,随坡向(阳坡和阴坡)的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



(1)说明黔桂喀斯特山区森林植被NDVI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森林植被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NDVI随坡向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2021-04-28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1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覆被(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到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地表覆盖物)垂直带可以更系统地反映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等对高山植被和土地系统的影响。与40多年前植被垂直带比较,珠峰地区土地覆被垂直带,其主体结构特征未发生实质改变,而局部变化主要表现在:裸地向上向下拓展,分布幅度显著增大;南坡低海拔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地区优势垂直带结构示意图。


   
(1)指出珠峰南北坡裸地分布上界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珠峰土地覆被垂直带在40年里局部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试分析裸地拓展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基于珠峰南北坡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恢复珠峰植被的有效措施。
2021-04-20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m,不同坡向降水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不同。冬季北坡降水较多,其他季节南坡降水多。最大降水高度南坡平均约2200m,北坡平均约2300m。下图为"秦岭南、北坡1~12月份气温直减率变化图"



(1)说明秦岭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判断①、②线分别对应的坡向(南坡或北坡),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1-04-19更新 | 10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与地表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其影响因素有气温、水分、地形等。甘肃天祝县祁连山东段有国家自然保护区,多耐寒植被。该地植被生长季的初始阶段为5月初,7月和8月为生长旺盛期,9月进入生长季末期。研究发现适宜的温度对耐寒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材料二祁连山东段植被生长季NDVI不同月份与气温、降水相关系数均值表(下左)材料三2005-2018年,天祝县祁连山东段植被生长季NDVI、气温、降水变化图(下右)。

生长季NDVI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系数均值(系数越大相关性越大)
气温降水
5月1.690.50
6月1.360.61
7月0.211.09
8月0.220.91
9月1.670.43



(1)描述天祝县祁连山东段植被生长季NDVI不同月份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并简述其原因。
(2)分析天祝县祁连山东段2012年NDVI系数显著上升的原因。
(3)地处天祝县山麓附近的抓喜秀龙草原是天祝重点牧区之一,NDVI多年平均系数仅为0.3.简析祁连山东段国家自然保护区的NDVI系数相对较高的原因。
2022-0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各高程不同季节积雪情况不同。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四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



(1)分别指出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季节。
(2)据图说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的地区,并推测原因。
(3)夏季天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在不同高程范围内有不同的表现。指出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减少的高程范围,并分别分析天山不同高程范围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原因。
(4)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天山冰雪覆盖面积减少,试分析原因。
9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西宁到张掖段的227国道是自驾游爱好者最喜爱的线路之一,被称为“西部最美的国道”。沿途地理环境差异大。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


(1)说明该区域过渡性明显的具体表现。
(2)据图,推测祁连山北坡分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原因。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3)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对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的影响。
2021-02-22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从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4)最热月气温10°C等温线一般与山地林线相重合。但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不与该线重合,而且位于藏东南部。请说明原因。
2021-02-26更新 | 1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市一测前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