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2022-06-17更新 | 103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练07 自然环境演化过程2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0~10cm土壤温度直接受地形、辐射、凋落物厚度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山西省芦芽山海拔2772m,在海拔2650m处形成林线(林线附近南北坡坡度差异较小)。下图示意芦芽山林线南北坡(0~10cm)土壤温度季节变化。



(1)描述芦芽山林线南北坡土壤温度季节变化的异同点。
(2)从天文四季角度说出芦芽山南坡土壤温度低于北坡的时间,并说明原因。
(3)简析芦芽山5月前后林线南北坡土壤温度变化小的原因。
2022-05-29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微专题31 林线-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币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5-9月,太白山南坡垂直递减率小于北坡,请从大气运动的角度简析原因。
(2)分段描述宝鸡-西安以北七月24℃等温线走向,并分别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3)请扼要描述陕南的自然地理特征。
2021-04-15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微考点02 等温线图-备战2023年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

4 .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冰川带B.高山苔原带C.山地针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2.阿尔泰山南坡(     
A.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降低
C.山地草原带分布比北坡高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3.友谊峰是阿尔泰山山脉主峰,海拔4374米。位于西南坡的友谊峰冰川,是阿尔泰山最大的冰川,也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冰川末端海拔2416米。友谊峰冰川面积大、海拔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地势高、坡度大B.降水多、纬度高
C.坡度小、地势低D.纬度低、降水多
2021-10-09更新 | 5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选择题变式题
5 .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群山起伏,海拔高度在376~3306米之间,人口密度较低,目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下图为普洱市地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普洱市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1)分析我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主要原因。

普洱市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市内拥有目前中国现存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普洱市是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说明普洱市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设立国家绿色经济试验区的意义。
2022-02-23更新 | 1083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6 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