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2.基带植被的成因是(     
A.距海洋远,降水稀少B.海拔高,热量条件差
C.纬度高,热量条件差D.受焚风影响,降水少
3.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D.荒漠带
2022-12-24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垂直带谱 -【寒假小练】2023年高三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新课标)

2 . 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以及多年冻土。读“我国主要高山、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海拔高度与纬度关系图”,图中①-⑫表示代表性山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②山地自山麓至山顶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合理的是(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地草甸、冰川
B.荒漠石山、山地草原、针叶林、山地草甸、冰川
C.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地草甸、高寒荒漠、冰川
D.荒漠石山、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地草甸、冰川
2.关于我国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较⑦低——海拔低B.⑧较⑫高——降水多
C.②较⑩高——土壤干D.④较⑧高——热量高
2023-01-13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根据青海湖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北依祁连山东段。图是东祁连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


(1)与东北坡对比,分析祁连山西南坡垂直自然带的差异及成因。

青海湖湖滨区面积广大;图为湖滨至周围山地间气温、降水与实测蒸发量计图。


(2)据图推断青海湖湖滨土壤水分的来源区,并从水量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2023-01-06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他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是(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2.气流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垂直递减,④处气温比①处大致高(     
A.3℃B.9℃C.12℃D.7.5℃
3.下列地理现象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A.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B.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
C.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沙尘暴天气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
2021-11-29更新 | 692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押题卷17 焚风效应-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
9-10高三·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5 .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2019-01-30更新 | 8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23°13′N~23°25′N,113°55′33″E)又称“东樵山”,其主峰海拔为1281.5m。罗浮山植物种类丰富、发育多种土壤类型。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指出罗浮山海拔300m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推测罗浮山样地乔木平均密度的垂直变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3)从气候、植被的角度,分析罗浮山海拔1100m以上发育出有机质丰富的草甸土的原因。
2024-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和环境组成,能够反映自然地域综合体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特征变化。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密程度。气候、地形、人类活动都会对植被覆盖度产生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环境的变化。克里雅河流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发源于昆仑山主峰的乌斯腾格山北坡,属于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山脚地区植被稀少且多为荒漠植被,山腰部分生长有冷杉、云杉等森林。下图示意克里雅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自1500米以上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并指出影响因素。
(2)推测半山腰出现冷杉、云杉的主要原因。
(3)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克里雅河流域山麓地区多为荒漠植被且植被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2024-03-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图为长白山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海拔的变化,长白山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长白山苔原带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的原因有(     
①光照弱②温度低③水分高④积雪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下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2.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地貌、植被和岩石等因素对山地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起着一定作用,使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庐山地处亚热带,为著名的断块山,山坡陡峭,而山顶起伏较为和缓,从山麓到山顶,土壤发育状况不同,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左图示意土壤垂直带和水平带的相关性,右图示意庐山的土壤垂直分布。


   
(1)分析山地土壤在垂直方向呈现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2)阐述庐山土壤分布的特征。
(3)调查发现,庐山山地草甸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山地黄壤,试分析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