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

1 .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海拔20002500米)内分布着较多的灌木及少量草本植物。近30年来,随着草本植物向高海拔入侵,灌木出现了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目前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每平方米灌木、草本株数随海拔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主要特征有(     
①叶面宽大②种类较少③灌木植株矮小④垂直结构复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目前,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最显著的高度是(     
A.2000~2100米B.2200~2300米C.2300~2400米D.2400~2500米
3.导致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人为干扰C.土壤退化D.火山喷发
2023-12-21更新 | 86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南专用)

2 . 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山地的森林土壤在冻融期水热状况会发生极大变化。为了解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了流域内低海拔(2748m)、中海拔(3071m)、高海拔(3250m)三处样本,以10月1日作为距冻结参考日、4月1日为距融化参考日(天数越大即冻结或融化时间距参考日越晚)。图示意研究区域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研究区域的自然带为(     
A.落叶林带B.针叶林带C.高山灌丛带D.高山草甸带
2.关于研究区域的止壤冻融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B.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C.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
D.高海拔地区最早冻结,最晚融化,冻结时长最长
3.关于中、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性质的差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高海拔积雪出现时间更早,土壤冻结滞后B.中海拔森林郁闭度更低,土壤热量更低
C.高海拔土壤孔隙度更小,保温能力更强D.中海拔受人为干扰更强,土壤温度更低

3 . 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城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B.蒸发量C.纬度D.坡度
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量小B.太阳辐射差异小C.河流补给量较小D.年总降水量较大

4 . 芦芽山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海拔1950-2600m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海拔约2650m处形成林线,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白杆(乔木,生长季5-9月)是芦芽山针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喜冷湿环境。研究发现,芦芽山低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而高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图为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月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芦芽山(     
A.南、北坡林线土壤水热条件变化趋势较一致B.南坡林线土壤温度大于北坡
C.南、北坡林线9月土壤温度差异最大D.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小于北坡
2.推测芦芽山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夏季土壤湿度大,针叶林长势差B.南坡春季土壤升温慢,针叶林长势差
C.北坡夏季光照较充足,针叶林长势好D.北坡冬季土壤温度高,针叶林长势好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芦芽山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的白杆生长状态分别是(     
A.低海拔地区生长趋好、高海拔地区生长趋差B.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好
C.低海拔地区生长趋差、高海拔地区生长趋好D.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两座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某地理科考小组在P山收集了不同自然带主要植被叶片,在Q山观测了山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收集到的叶片①、②、③、④(如下图所示),与P山自然带甲、乙、丙、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④-甲,③-乙,②-丙,①-丁B.①-甲,③-乙,④-丙,②-丁
C.③-甲,①-乙,②-丙,④-丁D.④-丁,③-丙,②-乙,①-甲
2.P山可能位于(     
A.新疆B.山西C.广东D.四川

6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2023-05-16更新 | 37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7 . 祁连山脉北坡自东向西荒漠带上限高度上升明显,海拔跨度变大。平均温度露点差是指平均气温与露点温度差值,它可以反映当地温度情况,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平均温度露点差越大,说明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大。下表为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3个气象站点获取的同一海拔的多年平均温度露点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站点平均温度露点差(/℃)
19.96
15.56
11.77
1.导致祁连山北坡荒漠带从东到西范围变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2.据表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甲、乙、丙
②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
③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
④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5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8 . 树木年轮的宽度与气候的年际变化有关。树木径向生长速度快的年份,年轮宽度较大。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云南松是重要的造林树种,地理科考队调查了云南丽江高山植物园(海拔在3000米以上)内两处不同海拔采样点的云南松。较低海拔的采样点朝南,地势平缓,土壤砂石较多;较高海拔的采样点位于山谷,坡向东南。较好的水热组合对云南松生长影响显著。与水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分的可利用性严重制约着较低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而较高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与夏季的降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跟正常年份相比,月均温较高的10月份,云南松径向生长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月均温较高的5月份,云南松径向生长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下图为丽江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较低海拔采样点云南松径向生长受水分条件的制约远大于较高海拔采样点的原因是(     
A.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地表蒸发作用较强,水分条件较差
B.高海拔地区坡度较陡,土壤水分下渗较快,水分条件较差
C.低海拔地区降水较少,水分汇集较慢,水分条件较差
D.低海拔地区土壤中砂石较多,保水能力弱,水分条件较差
2.该地区较高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与夏季降水呈负相关的原因可能是(     
①夏季降水较多,侵蚀作用强,土壤养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
②夏季降水较多,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多,地温偏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③夏季降水较多,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④夏季降水较多,风力较大,抑制植物生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月均温高于正常年份的5月与10月,云南松径向生长与气温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水热组合D.光照条件
2023-05-05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北麓河多年冻土区阴阳坡坡向效应显著,阳坡地表植被覆盖度较阴坡低但覆盖均匀,阳坡全年平均风速均较阴坡大。阴阳坡效应对地表土壤日冻融循环现象影响较大,阳坡冻融循环次数多于阴坡,阳坡冻土活动层厚度大于2.5m,阴坡常年处于冻土状态。在坡向差异的长期影响下,阳坡土质粗粒化程度明显。下图为北麓河阴阳坡土壤坡面示意图(a为阳坡,b为阴坡)。



(1)简述该地阳坡日冻融循环现象次数多于阴坡的原因。
(2)分析坡向效应使阳坡土质粗粒化的过程。
(3)从土壤质地角度推断暖季阴阳坡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增加的变化幅度特征;并说明依据。

10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表现为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中扣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的部分。左图示意祁连山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右图示意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年尺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批准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研究冰川遗迹,挖掘科学文化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C.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D.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抑制荒漠化蔓延
2.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年均NPP整体变化趋势反映了(     
A.生物多样性增加B.人类活动影响减弱
C.气候暖湿化加强D.太阳辐射增多
3.推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点(     
A.自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B.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
C.北坡多于南坡D.陡坡多于缓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