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mm。下图为“1980—2005年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     
A.①—春季B.②—秋季C.③—冬季D.④—夏季
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量小B.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
C.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D.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

2 . 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和雪线)自山体外侧到内部逐步升高的趋势,其本质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的同海拔山体内部气温比外部高的气温空间格局。下图为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1月0°C等温线理想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山比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差异大,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①纬度低②坡度大③海拔高④光照弱⑤面积大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2.山体效应会使得山体内部(     
A.云量增多,降水减少B.云量减少、降水减少C.云量减少,降水增多D.云量增多,降水增多
2021-05-28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和积雪是山区储水量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山区不同季节的水热组合决定了不同季节的冰川和积雪的积累和消融。受全球变暖的驱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山山岳冰川消融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山冰川总面积明显减少。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中占有重要比例,冰川退缩已对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流域水文特性、水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水储量距平:指与该山区水储量多年平均水平的差距。)




(1)据图甲归纳天山冰川退缩率的分布特征。
(2)据图乙说出天山山区水储量最大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简析天山冰川退缩和积雪消融区对雪线上升幅度的影响。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800-1900mB.1900-2000m
C.2000-2100mD.2100-2200m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B.喜阴 喜湿
C.好热 耐旱D.耐寒 好旱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2019-04-21更新 | 318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山山系近东西向延伸,跨越经度范围大,地表植被覆盖复杂且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生态都具有较大差异,下图为东天山位置示意图及东天山西部和东部采样点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天山东部和西部纬度位置相近,但垂直带谱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高度B.坡向C.热量D.坡度
2.与西部相比,东天山东部山地针叶林带上限分布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有(     
A.距海远,降水少B.降水少,气温略高
C.人口少,破坏小D.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3.东天山西部自然带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山地草原带B.山地针叶林带C.高山草甸带D.高山垫状植被带

6 .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植物丰富。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变化规律,科学家选取了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自然状况下,其演替方向是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的物种丰富度由物种的迁入和物种的灭绝两个过程决定。表为三个森林群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林型海拔(m)坡向植物种数(种)植物个体数(棵/100m2)
乔木灌木草本
常绿阔叶林230~350西北15223.6173.6110
针阔叶混交林100~200西南7719.8283.2265
马尾松林50~150东南4910.8163.2365

1.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     
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2.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A.物种多样性先增后降B.灭绝的物种多于迁入的物种
C.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D.草本植物的个体数不断增加
3.推测该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B.人类活动C.地貌变化D.生物入侵
2023-11-26更新 | 179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嶂石岩地貌是我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这种特殊的形态与构成它的岩石性质有关。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太行山地沿东麓大断裂强烈抬升,其与东部平原相对高差增大,同时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东侧嶂石岩地貌发育广布。三级阶梯状大陡崖贯穿全境,每层均在百米以上,各层之间的平台宽者称“台”,其上植被与山麓植被有显著差异,多灌木,植被低矮。




(1)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东侧岩石易受风化、侵蚀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描述“台”的形成过程。
(3)“台”上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树高一般能达到15~20m,侧根发达。林中常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东西走向山脊的南、北侧泰加林在覆盖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图2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



(1)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说明泰加林直根较短但侧根发达的原因。
(3)简述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的过程。

9 . 土壤形成过程深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浙闽丘陵C.四川盆地D.关中平原
2.图中山地草甸土
①有机质含量高   ②微生物分解快     ③土壤相对湿度大     ④冰川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方向是
A.东   西B.南   C.西   D.北   
2019-10-1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