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雪线为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图1示意安第斯山脉分布,图2示意安第斯山脉某段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2所示自然带可能位于图1 中(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图2所示山地东西两侧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坡度
3.与图1 中甲地比较, 丁地(     
① 雪线更低          ② 雪线更高        ③ 林线更高     ④ 林线更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它物而生的植物。 一般来说,藤本植物指示着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 岳麓山(28°20′N,112°44′E)大致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00.8m,位于东亚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域,植被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调查岳麓山东西坡藤本植物的分异特征,发现藤本植物数量在不同坡向、坡位上还存在分布上的差异,并绘制沿某样线的剖面植被群落图(下左图)并对山地不同方位的藤本植物数量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图(下右图)。

(1)比较东西坡面藤本植物株数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描述西坡面藤本植物在不同坡位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2-07-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阴山山脉东西绵长,山体高度和南北宽度较大,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不同的坡向,植被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阴山山脉南侧山地东段、中段、西段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依次表示阴山南侧山地的(     
A.东段中段西段B.西段东段中段
C.中段东段西段D.西段中段东段
2.②图中M处的自然带是(     
A.山地荒漠草原带B.山地典型草原带
C.典型草原带D.落叶阔叶林带
3.与阴坡相比较,阴山山脉南侧山地阳坡植被比较稀疏且带谱比较单调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C.蒸发较强D.大风较多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冰川融化强度在过去2500年间达到最强。下图为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分布图。



(1)说明伊犁河谷地区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偏低的原因。
(2)分析与祁连山比较,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3)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4)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见下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甲山脉位于_____纬地区,其基带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乙图中山脉处于南半球,其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6 . 雷达统计图,是一种从多个要素统计数值的方法。在圆形雷达图中,同心圆圆圈越大代表数值越大,图中的放射状半径代表统计要素。下图为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唐古拉山中段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与1990年相比,2015年冰川面积变化特点及其成因是(     
A.变小,植被减少B.变大,降水增加
C.变小,气温变化D.变大,海拔升高
2023-01-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中数码分别示意我国和欧洲某山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数码示意的坡向及两山脉所在地主要特征的推测,可信的是(     
A.①②两坡所在山脉位于我国B.②坡是南坡,也是背风坡
C.③坡紧邻我国的准噶尔盆地D.④坡是阳坡,也是迎风坡
2.下列关于雪线和植被分布特征的判断,合理的是(     
A.造成①②坡雪线低于③④坡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影响①②坡与③④坡基带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C.②坡植被带上限高于①坡的主要原因是②坡降水多
D.与③坡相比,④坡有针叶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022-10-19更新 | 960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只考虑现代气候影响,山地某一海拔高度以上形成常年积雪,这一海拔即为现代理论雪线。一般认为,理论雪线以上常有冰川分布。下图示意某区域山地最高山峰和现代理论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山地现代理论雪线海拔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B.降水C.纬度D.洋流
2.与③相比,②山理论雪线高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②山(     
A.海洋性更强B.降雪量较少C.气候更寒冷D.冬季风较弱
3.若只考虑现代气候条件,最有可能发育现代冰川的山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10-29更新 | 68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零诊考试地理试题

9 .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
A.坡向朝向
B.坡度大小
C.气温高低
D.风力大小
2.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观测到
A.降雪时间短B.融雪时间早
C.年融雪量小D.积雪时间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