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天山山系山脊平均海拔约4000米,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西风环流和独特地形影响,冰川、积雪及冻土分布广泛,成为新疆及中亚地区的水塔。下图示意天山四季(1、4、7、10月)地表温度和积雪覆盖率在不同海拔带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天山7月积雪覆盖率和地表温度的曲线是(     
A.甲、戊B.甲、辛C.丁、戊D.丁、辛
2.在4200米以上,甲曲线远低于乙、丙、丁的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坡度C.日照D.风力
3.符合天山积雪垂直分布特征的是(     
A.冬季天山的平均积雪覆盖率最高B.随海拔上升积雪覆盖率上升
C.夏季各海拔带的积雪覆盖率最低D.随地表温度上升积雪覆盖率降低
2023-12-27更新 | 4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树木伐倒后,树墩上有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树轮(年轮)(如下左图)。树轮一年产生一环,最靠近树皮的圆环是最新形成的。科研团队可借助树轮推测树木当年生长的气候条件、确定冰川进退发生的时间;借助同一树种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判定冰川进退状况。调查发现,冰川前进会对沿线树木造成伤害,冰川退缩迹地上过了一段时期后会有新的树种生长。

上世纪,我国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地区圆柏分别开展了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上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南坡林带,下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北坡林带。他们利用调查的上树线和下树线数据,截取相同时段的年轮指数序列作成距平曲线(如下右图)。距平数据正负值可反映气候的冷暖干湿状况。


      
(1)科研人员可借助树轮推测当年祁连山区的气候条件,请说明理由。
(2)分析科研人员利用祁连山区树轮可推测冰川前进或退缩时间的原因。
(3)分别指出祁连山地区上树线和下树线高度的最大制约性因素,并分析20世纪初祁连山区冰川快速退缩的原因。
2023-06-19更新 | 47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下图示意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贡嘎山东坡冰川舌能够伸入到较低海拔的寒温带针叶林带,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拔B.纬度C.植被D.坡度
2.贡嘎山东坡大渡河西岸形成疏树灌丛带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背风坡B.海拔过低C.河流水位低D.人类活动频繁
3.贡嘎山东坡山麓分布有亚热带半干旱河谷疏树灌丛带符合(     
A.垂直地带性B.非地带性C.经度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约3339m,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叶尔羌河流域内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中下游地区尤其适合早熟长绒棉和瓜果的生产。下列左图示意叶尔羌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叶尔羌河流域积雪覆盖率的年内变化。



(1)简述叶尔羌河流域积雪面积的时间变化特征。
(2)比较a、b两处积雪覆盖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近年来,该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试列举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2-03-11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6 .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冰雪消融影响显著。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冰雪面积随海拔升高的累积退缩率。调查发现,与4000-5000米相比,天山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较高,但冰雪面积较小;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米﹤30003000~40004000~5000﹥5000
累积退缩率2.353.063.403.42

1.图中数据表明,随海拔升高天山冰川退缩速度变化表现为(     
A.慢→快B.快→慢C.快→慢→快D.慢→快→慢
2.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植被覆盖高B.降雪较多C.风力较大D.融雪量较小
3.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面积较小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B.大气降水少C.山体面积小D.山体坡度小
2022-02-22更新 | 520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7 .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位于27°N海拔约4600m,地处雪线附近。栈道悬空架设,全长约500m。下图示意2021年4月初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景栈道悬空架设,主要是考虑(     
①防止积雪掩埋②保护地面冻土③增强抗风性能④减轻对地表的干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图示景观范围内积雪厚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海拔B.土质C.坡向D.坡度
3.若拍摄者7月初同一时间再次来到观景栈道,最有可能发现(     
A.太阳高度角变小B.积雪覆盖增多C.大气能见度降低D.日落方向偏南

8 . 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它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分界线。近年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冰川消退地区植被群落也会发生变化。通常该地冰川退缩后的裸地气温已明显上升,但直到100年后才有地衣类植物茂盛繁育,3000年后才有苔草草甸的广泛发育。甲图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三次运动形成的地貌,乙图表示1号冰川物质零平衡线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融化越弱
B.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积累越多
C.降水越多,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D.气温越高,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2.I、II、III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III、I、IIB.II、I、IIIC.I、II、IIID.III、II、I
3.冰川消退后,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直接决定因素为(     
A.土壤B.气温C.水分D.光照
2021-12-16更新 | 1089次组卷 | 10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分裂成了数个湖面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湖盆。该区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形成了广布的覆沙层。春末和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在本区形成一定的降水。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



(1)说明南部山地现代冰川分布较广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覆沙层对泉水出露带形成的作用。
(3)分析中新世后地壳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川的发育规模,主要受到低温与最大降雪量的影响。最大冰期是指青藏高原历次冰川作用中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期。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喜马拉雅山作为降水屏障愈来愈明显,限制了青藏高原冰川的发展。下图为青藏高原(阴影所示)地区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表1为青藏高原中东部冰川环境相关数据。



表1(注:雪线即冰川年积累量和年消融量的平衡线。)
数据

山名
最大冰期冰川面积
(km2
现代冰川面积(km2)最大冰期雪线高
(m)
最大冰期雪线处6-8
月气温(℃)
唐古拉山2451979042502.3
阿尼玛卿山646915028502.3
果洛山1903834502.9
稻城海子山6965038003.4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最大冰期果洛山雪线低于唐古拉山和稻城海子山的原因。
(2)说出与最大冰期相比现代冰川面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当地冰川在加速消融的过程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4)推断最大冰期雪线处6~8月气温高低与年降水量大小的相关性,并说明依据。
2018-03-09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