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1 . “……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灵韵……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根据上述材料描述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江南水乡”的分布特征和聚落的外部形态为(     
A.沿山谷分布,呈条带状B.沿公路分布,呈团块状
C.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D.沿山麓分布,呈扇状
2.“江南水乡”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①耕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养捕水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形态多呈(     
A.点状   B.团聚型   C.条带状   D.放射式
2024-06-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卷

3 . 四川省俄亚大村地处深山,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山坡上,如同“蜂房”一般。这些“蜂房”的主人是生活在这里的纳西族百姓。“蜂房”建筑群位于河流凸岸山坡,房屋彼此相连,相邻两家往往有共享的墙壁,屋顶多为平顶,楼层以木板相隔。下图为俄亚大村位置及“蜂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俄亚大村的“蜂房”建筑群分布多呈(     
A.条带状B.同心圆状C.团聚状D.分散状
2.“蜂房”彼此相连、错落有致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预防山体滑坡②便于采光③节约建设成本④利于防火、防寒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6-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示意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防灾安全B.环境保护C.大气降水D.地形地貌
2.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2024-05-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有“八山—水—分田”之称,其民居建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典型特征,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完成下面小题。

1.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间距较近的原因(     
A.山地面积广,建筑用地少B.获得充足的光照条件
C.人口数量少,通行需求少D.狭管效应,利于通风
2.关于该民居的马头墙作用描述,合理的是(     
A.当地多雨潮湿,利于排水B.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利于防盗

6 . 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与其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其呈现出的形态主要有背山、面塘、面屏(案山)、临水、临路等。下图示意湘江流域甲、乙、丙三地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乡村聚落的形态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①背山②面塘③面屏④临水⑤临路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
2.关于三地乡村聚落形态布局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聚落临水布局,主要是便于水运B.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聚落面塘
C.乡村聚落背山布局主要是避开冬季风影响D.甲、乙、丙三地相比较,丙地洪涝灾害更加严重
2024-05-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永胜县东山村现有41户,152人。隶属该行政村的三个傈僳族村寨,地处横断山脉高海拔地区,村寨内部基础设施差。下图为东山村三个傈僳族村寨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傈僳族传统聚落景观图。

(1)据材料推测当地傈僳族村寨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建造“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
(2)简要分析当地傈僳族村民生活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
(3)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给傈僳族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4-05-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村民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

材料二吊脚楼是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也是我国南方的古老建筑形式之一。苗族人为了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在30°~70°的斜坡陡坎上,创建了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吊脚楼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材料三下图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的位置”及“吊脚楼景观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村落选址的有利条件。
(2)传统民居建筑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根据材料二分析吊脚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有人认为该地可以利用特色民居大力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同?试阐述理由。
2024-04-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被誉为八卦奇境,华夏一谜的浙江省诸葛八卦村,地势较高,八山环绕。村中心的钟池似太极阴阳图,八条小道向外辐射,整座村落有机融入周围自然环境。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诸葛八卦村聚落景观文化理念相似的是(     
A.西安B.华盛顿C.杭州D.北京
2.诸葛八卦村的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的目的是(     
A.便于观察牲畜生长情况B.可减轻洪涝灾害威胁
C.利用风力获取生活能源D.利于取暖和空气流通
2024-04-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充分注重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传统民居中,地形对聚落影响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湘西吊脚楼所在地相比,华北平原的村落(     
A.规模小B.密度小C.呈条带状D.呈棋盘式
2024-03-01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