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宁盆地(下左图)是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的一座狭长的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西、广东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该区域的古村落中,以“依山近水”和“远山近水”两种类型居多,一般村落都有一个或数个池塘(下右图)。

(1)道宁盆地古村落密集分布,从地理角度解释该现象。
(2)从气候角度分析道宁盆地古村落选址多“近水”的原因。
2022-06-12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自1960年发挥灌溉效益,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实现灌面积达25万公顷。

材料二青铜峡地理位置示意图

(1)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着,被黄河爱着”的称号,试分析原因。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该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分析青铜峡引黄灌溉得天独厚的条件。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是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截至2019年,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共计125个。研究表明,山东省传统村落受地形影响较大(如下表所示)。下图示意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布(图中黑点)。

地形地貌因素因素分级标准传统村落数量/个传统村落占比/%
高程/m<1005041.00
[100,200]2721.60
[200.500]3931.20
>50097.20
坡向东向3225.60
南向3931.20
西向2822.40
北向2620.80
(1)概括山东省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区域的主要地形条件。
(2)分析山东省中部和东北部传统村落保护较好的原因。
(3)山东省传统村落整体距离河湖较远,对水源的依赖性不高,试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4 .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对河南省林虑山区露水河峡谷的传统聚落进行调查研究。

露水河峡谷山高谷深,曾长期交通不便。流域内年降水量7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份。流域内有泉水出露,但贮水条件差,露水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下图为露水河峡谷地形剖面示意图和石板房景观图。

【山青水绿石屋美】研学团队观察到,当地的传统民居石板房,以石板为主要建筑材料,造型古朴自然,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

(1)说明当地传统民居采用石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

【与水共生有良方】在村落中发现,当地修建有硬化的排水沟,在地势较低处修建有水窖。

(2)从排水沟和水窖中任选其一,说明其主要用途。

【依山择居蕴智慧】查阅资料发现,该区域共有170余个村落,由于热量、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分布特征如下表:

位置山麓地带山腰地带山顶地带
海拔500米左右800米左右1400米左右
村落数量50余个90余个30余个
(3)请分析山腰地带村落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上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下图)。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原因。
(2)说明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
(3)为缓解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聚落的形成与气候、地形、河流有着密切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绿茶主产区。图中甲地形成小型集镇,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小镇规模扩大,而近年来小镇规模不断萎缩。

(1)据图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说明图中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分析甲镇规模较小的原因。
2023-1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沿A—B线调查发现,岩层形成年代AB两处最早,C处最晚。


(1)从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C处地形的成因。
(2)说出图中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成(西安至成都) 高铁是国家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其中西安至汉中穿越秦岭山 区段线路总长 135 千米, 隧道里程为 127 千米,桥隧比高达 94%。



(1)华山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与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比,秦岭南部的汉中谷地聚落形态 呈________
(2)分析渭河平原的成因。
(3)西成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简析西成高铁桥隧 占比较高的自然原因________
2022-11-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考)
10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从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2)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该地古村落较多,试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