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2 .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与扩张会影响海平面的垂直变化,也会引起局部地区地壳的垂直变化。终碛堤是冰舌前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堤坝,可以显示冰川的变化,进而显示气候的变化,图1为冰川地壳受力示意图,图2为某冰川冰舌,2万年以来,该冰川依次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碛堤,其中丙终碛堤只在冰川底部保留了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气温变化符合(     
A.B.
C.D.
2.图2地貌形成过程显示气候变化具有(     
A.交替性   随机性B.持续性   交替性C.间歇性   交替性D.随机性   间歇性
3.下列情况符合冰川退缩、扩张对地壳、海平面影响的是(     
①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上升、海平而上升②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③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④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上升、海平面上升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湖面海拔4718来,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纳木错是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纳木错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牧草广布,纳木错湖区水禽很多,其中最普遍且数量占优势的是留居鸟,湖中生活着大量古老鱼类。左图示意纳木错位置和流域范围,右图为纳木错水面面积与蓄水量变化趋势。



(1)推测纳木错属于咸水湖还是淡水湖,并说明理由?
(2)简述湖中生活着大量古老鱼类的条件。
(3)结合纳木错面积变化趋势,从水体补给角度推测该区域气候变化特点。
(4)说明纳木错面积不断变化对湖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2023-03-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各省行政区简称推测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曾有分布的是(     
A.黑龙江省B.云南省C.重庆市D.河南省
2.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食物种类减少②人象冲突增加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影响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不同朝代战乱B.森林面积锐减C.全球气候变化D.人口城市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61~2017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距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     
A.自1961年起开始持续增大B.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C.近60年来始终保持正相关D.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而变化
2.2005~2017年间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     
A.湖泊面积增大B.植被返青期滞后C.林线位置下降D.冻土区面积增加
2022-03-27更新 | 682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