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1.(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     
A.水汽、氮气和干洁空气B.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C.二氧化碳、水汽和臭氧D.氮气、杂质和干洁空气
2.(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干洁空气中体积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易)在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中,作为成云致雨必要条件的是(     
A.水汽和氧B.水汽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固体尘埃D.水汽和臭氧
4.(中)人体的高原反应说明了氧能(     
A.增强抗寒力B.维持生命活动C.组成生命体D.提高呼吸频率
5.(中)适当的缺氧有利于激发运动员潜能。最适合建该类体育训练基地的海拔是(     
A.0-200B.220-580C.1800-2400D.4200米以上

考点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6.(中)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中)受人类活动影响,干洁空气中一些成分所占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并引发了相关环境问题,其中表现明显减少且引发较严重环境问题的是(     
A.氧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杂质
8.(中)下列保护臭氧层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①合理减少空调的使用②政府加强企业监管
禁止企业生产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个人减少使用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难)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危害。
2024-01-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图为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各类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是(     
A.波动上升B.N2O的浓度最低
C.持续下降D.2000年差异最大
2.未来十年,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海水密度增加B.海洋盐度降低
C.海平面的下降D.大气逆辐射增强

3 . 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全球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生代后期气候(     
A.非常寒冷B.温暖干旱C.高温多雨D.比较湿润
2.图中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海陆分布格局接近现代C.是铁矿成矿期D.大陆冰川的覆盖面积广
2024-01-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特点各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距今1万年以前,地球气候一直处于气温不断下降的状态
B.近1万年以来,地球气候经历了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的波动
C.地球地质时期降水一直不断减少
D.近一二百年来,世界气候出现明显的直线上升现象
2.关于1861年以来气候变化时期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①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③冰川面积增多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2-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指地质时期中的寒冷期,通常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偏低,冰川覆盖面积巨大)。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四纪相比,“爬行动物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干B.冷干C.冷湿D.暖湿
2.新生代第四纪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是(     
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冰川范围扩大
C.海平面上升较快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2023-12-1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1)写出图中实线表示的三次大冰期所处的地质年代(具体到纪)。
(2)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时期。据图推测,当时的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
(3)据图归纳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2023年9月7日,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读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大灭绝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气候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甲末期--冷干B.丙末期--冷湿C.乙末期--暖干D.乙末期--暖湿
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冰川范围缩小B.海平面总体上升
C.许多生物向较高纬度迁移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8 .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相比,距今1.7万年至1.3万年二氧化碳(     
A.浓度高、变化快B.浓度低、变化快
C.浓度低、变化慢D.浓度高、变化慢
2.据图分析,现代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①陆地面积增大②对流层的高度增加
③飞机的安全飞行高度降低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023-11-14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地理学科训练

9 . 读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次大冰期,冰期较长B.冷暖干湿交替,温暖期较长
C.一次温暖期和一次寒冷期D.气温波动上升
2.下列事件形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叶虫出现 ②恐龙灭绝 ③大气中开始出现氧气 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⑤重要的成煤期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⑤②④D.①③④②⑤
10 . 图示时期气候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暖干D.冷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