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024-06-15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地理(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图所示)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2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2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这种现象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较北方明显,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一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通过对石笋的分析可推断气候演变特征。司岗里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洞内发育有丰富的石笋。下图为1300-1900年司岗里洞最深部一处石笋的距顶深度曲线和平均生长速率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比较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冬、夏季节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低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比北方明显的可能原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为何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以推断出该时段南亚旱灾多发。
3 . 竹子是亚热带植物,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据研究表明,仰韶时期黄河流域有较多的竹类分布。完成下题。
与现代相比,我国的仰韶时期
A.欧洲曾出现小冰期B.喜马拉雅山雪线较高
C.台湾海峡比较狭窄D.黄河流域降水量偏少

4 . 温度、降水是影响山地冰川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海拔3556米,是宁夏的最高峰,境内没有发育现代冰川,但分布于贺兰山主峰附近地区的冰川地貌和沉积物却显示出贺兰山在历史时期的冰川演变,下图为贺兰山末次冰盛期冰川分布的海拔高度与累计面积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末次冰盛期相比,导致目前贺兰山地区没有现代冰川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间冰期,年平均气温较高B.位于低纬度地区,年均温较高
C.主峰海拔降低,冬季气温较高D.全球气候加速变暖使冰川融化
2.贺兰山不同海拔高度与冰川面积的关系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正相关 坡面气温差异B.负相关 坡面坡向差异
C.正相关 坡面坡度差异D.负相关 坡面面积差异
2022-06-03更新 | 57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列举了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陆地和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及退缩等极端气候指标。下图示意地球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两极地区海冰面积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势起伏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海冰(     
A.面积年内变化幅度小B.消融速度慢C.冻结消融速度差异小D.消融速度快
3.报告列举的气候指标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     
A.极端天气影响生物生存B.北半球种植业北界南移
C.火山喷发频率将会增加D.全球粮食产区产量都增
2022-01-16更新 | 39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