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某两年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     
A.冷湿B.温湿C.冷干D.暖干
2.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该地适合发展(     
A.避暑旅游业B.避寒旅游业C.冰雪旅游业D.冬季蔬菜产业
2021-07-12更新 | 103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0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2 . 气候变化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据研究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C.太行山脉D.冈底斯山脉
2.据图推测(     
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
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
③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
④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荒漠面积较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2更新 | 1529次组卷 | 14卷引用:考向17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3 . 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今形,我国从东汉开始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中所经历时间较长的是(     
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
2.下列关午东汉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内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B.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
C.唐朝初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D.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繁荣
2021-05-2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4 全球气候变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4 . 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通过对石笋的分析可推断气候演变特征。司岗里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洞内发育有丰富的石笋。下图为1300-1900年司岗里洞最深部一处石笋的距顶深度曲线和平均生长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的石笋(     
A.生长发育变快B.生长发育变慢C.生长发育停滞D.生长发育没有间断
2.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以推断出该时段(     
A.东亚寒潮多发B.东南亚洪灾频发C.南亚旱灾多发D.西亚气候湿润
2021-05-13更新 | 59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0气候类类型和全球变化(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5 . 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持稳定。温尼伯湖现是加拿大第三大淡水湖,温尼伯河、雷德河、萨斯喀彻温河等多条河流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注入。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尼伯湖从形成初期到湖面稳定时期,湖泊的蓄水量(     
A.先上升后下降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持续下降
2.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雷德河(     
A.径流量增大B.出现凌汛现象
C.结冰期延长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021-05-12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87 冰川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6 . 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为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大白花地榆(     
A.喜阳光B.耐贫瘠C.不耐寒D.耐干旱
2.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雪斑地块中,主要是因为雪斑(     
A.提高了土壤温度B.增加了土壤水分C.改善了土壤养分D.改变了土壤结构
3.气候变暖背景下,大白花地榆(     
A.植株花期延迟B.分布高度下降C.群落密度升高D.种群数量减少

7 .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正值偏涝,负值偏旱,数值越大,程度越严重。读1960-2016年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我国西北地区汛期降水(     
A.东部年际变化小B.东部降水量较小C.西部呈增多趋势D.西部季节变化大
2.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2016年汛期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亚夏季风弱②东亚夏季风强③盛行西风弱④盛行西风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4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59 我国的气候-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8 . 古代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侯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下表示意荆州一带六世纪前期与现代物候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六世纪前期花信风起始日期(花期)现代平均起始日期
杏花2月24日(雨水二候)3月4日
桃花3月6日(惊蛰一候)3月16日
海棠3月21日(春分一候)3月27日
梨花3月26日(春分二侯)4月4日
麦花4月10日(清明二候)4月15日
柳花4月15日(清明三侯)4月17日
牡丹4月20日(谷雨一候)4月22日
株花4月30日(谷雨三候)5月4日

1.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花信风(     
A.仅适合我国南方地区B.涵盖全年二十四个节气
C.与风向和风力密切相关D.主要受制于气温的变化
2.荆州一带,六世纪前期与现代相比(     
A.冬春风力强B.物候相差大C.冬春气温高D.初夏气温低
2021-05-03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3 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讲义)-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辉腾锡勒湖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为现代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由于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冷空气的影响,多寒潮大风,冬季寒冷而漫长,最低气温﹣39.9℃,年平均降水量385mm。该湖区地层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是研究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迁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辉腾锡勒湖泊沉积年龄与深度的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沉积物是(     
A.粉砂B.黏土C.粉砂质黏土D.黏土质粉砂
2.湖泊积水期,风沙入湖沉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从沉积地层上分析,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     
A.湿润—干旱B.湿润—干旱—湿润C.干旱—湿润D.干旱—湿润—干旱
2021-04-14更新 | 1308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8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10 . 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乌当盆地位于我国高原地区,河流阶地上有大量的砾石沉积。在乌当盆地渔洞河某阶地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在该阶地形成时期盆地溶洞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研究河流阶地的砾石可知(     
A.砾石排列方向不能指示古河流流向B.阶地上砾石大小与河流流速无关
C.砾石沉积固结易形成页岩D.大量的棱角状砾石是近距离搬运沉积导致
2.渔洞河该阶地形成时的气候特点是(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
2021-04-0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湖南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