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在智利的圣地亚哥拉开序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2.5万名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气候变化等热门议题。下图为“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波动上升D.先将后升
2.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说明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A.大量使用煤炭等B.支持高耗能企业发展
C.禁止进口石油D.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0-01-16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2019-01-30更新 | 1753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2017年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德国闭幕。德国计划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40%。有助于德国实现该目标的可行性措施(直接或间接减排)有   
①大力发展风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保护并增加森林面积
④扩大农业使用温室大棚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8-11-2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②增加③减少B.①③减少C.②④增加D.①④增加
2.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调整经济结构 
④减少能源消费总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8-08-2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
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
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
2.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6 . 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   图“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资料二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趋势。
(2)你认为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的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至少说出二点)
7 .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于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
2.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渐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没
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8 . 下图为1971年和2008年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  )
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A.加强科技创新B.缩减生产规模
C.控制人口数量D.加快发展坑口电站
9 .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原料是太阳能电池,下图为光伏设备生产流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的是(  )
A.江苏B.青海
C.新疆D.贵州
2.一个国家的光伏发电(  )
A.成本比矿物能源发电低
B.可有效减少本国大气碳排放
C.所占比例取决于其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
D.可根本解决区域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10 . 富碳农业是指将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相对密闭的人造小区域中,创造一个高效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下图示意富碳农业产业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富碳农业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B.集约化程度低
C.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D.商品率低
2.富碳农业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生产
A.提高了能源利用率B.缓和了碳排放压力
C.减轻了水土流失D.分布在交通枢纽附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