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9 道试题

1 . 兰州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部,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是典型的河谷城市。下图示意为兰州人口容量总结。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     
A.311;338B.207;338C.277:345D.311:345
2.限制和制约兰州市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交通

2 .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超过85%。新疆棉花种植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区(如下图所示)。每到收获季,新疆的棉田会迎来数十万“拾花客”,他们从河南、山东、湖北等省来到新疆采摘棉花。近年来,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明显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新疆棉花种植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热量C.灌溉水源D.降水
2.近年来,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机械化采棉模式的推广B.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C.高产品种的大规模种植D.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2024-03-0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0℃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秋季,在一些迎风海岸年降水量往往超过2,000毫米。全年有明显的旱雨季,冬季吹东北季风,形成旱季;夏季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富含水汽,形成雨季。近年,在海南买房居住的东北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般选择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的房子。下图为海南岛干湿状况分布示意图。

(1)说出夏季影响海南岛的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2)指出海南岛气候状况的区域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分析东北人来海南岛购房多选择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2024-02-28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4 .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在进行人口迁移率的计算时,往往把人口净迁入率设为正值,人口净迁出率设为负值。当前我国人口迁移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下图为2005年、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两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环境D.气候
2.2005—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量增加B.西南地区人口数量净减少
C.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D.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4-02-27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沧源县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下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

(1)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2)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很多乡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乡村振兴,分析拱弄村不适合采取此措施的原因。

6 . 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一般会持续数年之久。曾有研究预测,我国将在21世纪前15年内迎来最新的一次婴儿潮,但并没有出现。据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2020年为1.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新一次婴儿潮没有出现,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生育观念转变B.育龄妇女减少C.人口流动加快D.人口老龄化加重
2.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特征短期内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迅速加剧B.就业岗位急剧减少C.社会负担快速加重D.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7 .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下图分别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和“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密度随距河距离增加而持续减小B.距河4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C.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D.海拔3600-3699米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2.影响“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条件C.政策因素D.历史因素
3.“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生产力高B.人口密度大C.矿产资源丰富D.科技水平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1981~2021年中国、日本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1年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环境人口容量增加B.社会负担加重C.企业用工成本降低D.男女比例失衡
2.为应对近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国外劳动人口迁入B.推迟法定婚育年龄
C.提高就业人员福利待遇D.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9 . 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分别为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2009—2014年东北地区年均人口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A.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B.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大于南北
C.人口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D.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多、面积广
2.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条件C.政策因素D.历史因素
3.推测引起南部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国家政策驱动B.传统产业发展C.城市化的发展D.产业布局集中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七普人口增量仅为六普增量的38%。省会兰州曾经是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乌鲁木齐超越。如今,兰州的人口是否会被乌鲁木齐超越成为悬念,乌鲁木齐六普数据为405.44万,较五普增加了94万,人口增加比兰州地区多。下图示意甘肃省范围,下表示意甘肃省各地级市辖区内人口变化。

单位:人

七普六普增减
全省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平凉市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市
陇南市
临夏州
甘南州口
25019831
4359446
312663
438026
1512110
2984659
1464955
1131016
1848607
1055706
2179716
2524097
2407272
2109750
691808
25575254
3616163
231853
464050
1708751
3262548
1815054
1199515
2068033
1095947
2211191
2698622
2567718
1946677
689132
-555423
743283
80810
-260240
-196641
-277889
-350099
-68499
-219426
-40241
-31475
-174525
-160446
163073
2676

(1)结合图表,分析兰州成为甘肃省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甘肃省六普到七普人口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乌鲁木齐人口增量超过兰州的可能原因。
2024-02-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地理(河北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