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2022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我国Y县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随海拔变化,呈现菱形分布特征(下图)。据此Y县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东南丘陵
2022-10-02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地球与地图-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2 .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居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以及主导影响因素(     
A.人口分布趋向于低海拔地区:地形B.人口分布趋向于高纬地区:气候
C.人口分布趋向于沿河流两岸:水源D.人口分布趋向于沿海地区:土壤
2.关于丁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单一,海岸线平直,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气候类型多样,地形以山地为主,粮食商品率低
C.以平原为主,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农业人口比重大
D.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是水稻的主产区
2022-09-02更新 | 71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12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
3 . 许多学者对人口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人口理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论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生活资料的增长是按算术级数进行;人口的增长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在抑制人口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以达到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平衡(如图)。该理论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多方的猛烈抨击,但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依照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观点,图中____线表示生活资料的增长。该观点通过土地生产力来确定生活资料增长,即考虑了土地生产力因素对区域人口容量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________等因素对区域人口容量的作用。
(2)说明该理论中的危机是指____
(3)请简要说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口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口问题因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增长不相适应而产生;人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可以通过自我调整解决人口问题;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均对社会发展起作用。该理论在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得以实践和创新。

(4)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实践了该理论中的哪些观点?请举例说明。

适度人口论19世纪末英国学者坎南等提出:适度人口是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能达到的人均最大收益的人口数量。(如图)

(5)指出“适度人口”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2022-08-08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有学者通过比较第六次(2000-2010年)、第七次(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我国人口分布动态变化。经分析得出中国人口变动模式分布(图1)、中国区域人口迁移动力要素的影响力变化(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我国(     
A.东北地区人口规模持续增长B.中部多个省会城市人口聚集
C.沿海地带人口开始止增收缩D.新疆西藏等地人口数量减少
2.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2000-2010年区域人口迁移的首要动力是(     
A.一月平均气温——自然环境因素B.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经济因素
C.人均非农就业数量——文化因素D.人均医护人员数量——社会因素
3.对比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各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新动力为(     
A.生态环境影响B.工资收入水平C.城镇化水平D.公共服务能力
4.我国目前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对人口分布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胡焕庸线位置发生改变B.人口集中分布的趋势增强
C.人口均匀分布特点形成D.西北地区成为人口稠密区
2022-08-08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图为“亚欧大陆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欧大陆人口稠密区(     
A.分布在北回归线及附近B.多处于地势低平的沿海
C.均有世界古老文明中心D.都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2.图中①~④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①—温度高B.②—海拔高C.③—湿度高D.④—纬度高
2022-08-08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左图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右图是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能反映二战后非洲大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状况的是左图中的____,人口增长模式____
(2)不同类型的国家常常处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左图中的③国家对应右图中的____阶段,①国家对应右图中的____阶段。
(3)在右图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阶段。
(4)右图中Ⅰ、Ⅲ阶段城市化共同的特点是是____,但形成的原因却不相同,分别阐述其形成原因____

(5)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为____
(6)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图乙中的甲属于____国家,图乙中的乙属于____国家。
2022-08-08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2000年到2015年上海市人口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表明,上海市(     
A.城镇化水平下降B.经济发展速度不断趋缓
C.城镇化速度放缓D.农业总产值下降
2.上海市(     
A.适度引导人口迁出会使人口合理容量提升
B.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会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
C.提高地域开放程度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
D.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2022-08-02更新 | 44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B.南半球中低纬C.北半球中高纬D.南半球中高纬
2.图中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台风多发,人口稀少B.②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C.③地气候湿热,人口稀少D.④地深处内陆,人口稠密
2022-08-02更新 | 41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某机构对南京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在31省市间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流出比率”和“流入比率”均值分别为1.78%和1.32%。以均值为界将31省市划分为双向流动、流入、流出、弱流动4种类型(如下图,未包含江苏省及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出比率”——各省流出到南京高校的生源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流入比率”——南京高校毕业生流入各省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1.根据流入比率和流出比率,对四类省份分类正确的是(     
A.类型I——双向流动型B.类型Ⅱ——弱流动型
C.类型III——流出型D.类型IV——流入型
2.甲省市可能是(     
A.贵州省B.上海市C.北京市D.四川省

10 . 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镇化水平较高,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有(     
A.津、皖B.黔、辽C.粵、渝D.京、沪
2.北京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宽松的房地产政策B.人才引进政策的变化
C.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D.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2022-07-28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