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1 道试题

1 . 俄罗斯是全球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严重影响。2007年,俄罗斯政府推出了“母亲基金”(为生育第二个和更多孩子的俄罗斯家庭提供补贴)项目。截至2021年1月1日,俄罗斯的常住人口为1.4624亿人,比2020年1月1日的数据(1.4675亿人)减少了51万人,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图示意2000~2020年俄罗斯总人口增减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移民迁入B.人口出生率提高C.延迟退休政策D.人口死亡率降低
2.202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A.养老产业快速发展B.城镇化问题更突出
C.人口抚养负担增大D.经济发展速度提高

2 .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D.周边省级行政区
2.安徽、河南两省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C.人口迁出数量不同D.与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远近不同
2022-09-03更新 | 568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2.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4 . 根据家庭中的代际人口结构,家庭户可分为一代户、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等。一代户主要形式有独居、夫妻二人、空巢老人等。据统计,2020年全国“一代户”比重较10年前上升15.3%,高达49.5%。图为2010~2020年我国部分省区一代户比重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代户比重增幅最快的是北京市
B.2020年一代户比重最高的省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C.2020年我国各省区一代户的人口数量,陇高于豫
D.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省区一代户比重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2.近10年来我国一代户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家庭小规模化③生育观念④生育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年龄中位数是指将全部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在当前死亡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下图为韩国2000年后年龄中位数和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宠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目前(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人口老龄化呈加重趋势
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2.造成该国人口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①出生率下降②死亡率上升③平均寿命延长④初婚年龄提前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3.下列应对该国人口问题的措施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医疗和护理服务B.提倡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分开居住
C.制定刺激老年人消费的经济政策D.降低老年人人均养老金

6 . 由于不同地区人口基数不同,研究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态势,往往需要统计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幅度两个指标。下表示广东、山东、黑龙江和西藏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2020年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幅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增量/万人64.592170573-646
人口增幅/%21.520.85.99-16.9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广东、山东、黑龙江、西藏B.山东、广东、西藏、黑龙江
C.黑龙江、广东、山东、西藏D.西藏、广东、山东、黑龙江
2.甲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幅度大的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流动人口多C.人口基数小D.环境容量大
3.丁省级行政区应对人口变化的主要措施有(     
A.发展旅游业,促进人口迁入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出生率D.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城镇化率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对于农民工迁移吸引力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8-13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2000年-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最多
B.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最大
C.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2022-08-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读“我国民工流入省区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江苏D.福建、江苏、浙江
2.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我国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是(     
①严重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③加快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④加重了区域间交通运输的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2-08-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理科)
10 .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重化”现象突出。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发展速度远大于轻工业。工业产值中高能耗的工业部门如有色冶金工业、能源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太原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下图所示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图(1999年—2013年)。



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1999-2013)

材料二: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和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常住人口(万人)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271.05334.44342.85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总人口100100100100
0-1422.5619.7716.6113.49
15-6472.7873.4273.3975.58
65岁及以上4.666.81107.93
人口抚养比
(%)
少年人口抚养比30.9926.9222.64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6.419.2813.6310.10
人口总抚养比37.4036.2036.2727.27

(1)根据材料,描述太原市1999年—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太原市常住人口的结构特征。
(3)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08-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