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①A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②A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A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A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有关图中B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数量居各大洲之首
②老龄化问题严重
③城市化水平高
④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⑤宗教以伊斯教为主
A.①④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2022-07-0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和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南半球中低纬度高原地区B.南半球中高纬度平原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平原地区D.北半球中低纬度丘陵地区
2.影响南北纬30°附近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资源D.海陆分布
2022-07-01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2013年3月底,日本人口总数为1.26亿人,比2012年减少26.6万人,连续4年减少。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出生数小于死亡数的“自然减少”。

材料二:东京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是日本的首都,临近东京湾,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材料三:日本区域图



(1)分析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大都市的条件。
(2)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并说明农民老龄化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日本政府出于种种担忧,不愿意较多的引进外籍人口。分析其担忧的是什么?

4 . 下图示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大势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北高于华北B.沿海低于内陆C.平原高于山区D.青藏高于西北
2.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A.自然条件好B.土地面积广C.开发时间晚D.人口自然增长快
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区域资料(表1,表2)

表1中国某区域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
0.10.12000

表2该区域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面积
(平方千米)
耕地
(公顷)
森林面积
(公顷)
年径流总量
(立方米)
820016万920万800万2200亿

材料二   根据该区域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区域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等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公顷。

(1)目前,限制表中所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
A.人口B.耕地C.森林D.年径流总量
(2)20年后,限制表中所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简要说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榆社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07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1%。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外流,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以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问题日趋严峻,一些村落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给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78-2017年我国农村人口变化,其中农村人口外流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



(1)概括我国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特点。
(2)简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对农村的消极影响。
(3)在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2022-06-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榆社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表示意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北京市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题。

第七次人口普查北京市数据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11-2020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1.1%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时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2300万人
2011-2020年常住人口增加量228.1万人
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2189.3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时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3000万人
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资源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2189.3万人
C.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2.要提高北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政策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8 . 河南省是位于我国中部的人口流出大省。下表示意河南省某村1978-2016年不同时段流动人口的目的地分布,截至2016年年底,全村户籍人口共333户,1356人。据此回答下题。

时间段省内新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总数
1978-1989年14人16人0人0人0人30人
1990-1999年35人35人2人13人0人85人
2000-2009年168人135人74人23人23人423人
2010-2016年215人180人93人24人27人539人

1.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村(     
A.外迁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B.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发达地区
C.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城市D.迁往省外的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新疆
2.人口外迁有利于该村(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减缓老龄化进程       ④恢复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6-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榆社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气候是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最直接的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降水B.降水、光照C.气温、光照D.光照、风
2.气候对人类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是气候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方面。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气候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②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④气候对商业活动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9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榆社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的“正向春运”相反。祖籍安徽阜阳、如今在北京工作的张某2021年春节就经历了一次“反向春运”,一家人在北京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据此回答问题。

1.“反向春运”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交通运输压力的差异
③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④较“正向春运”路程较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021年“正向春运”仍占主流,为了保证家人来往顺利,张某加入了抢票大军。下列关于张某抢票车次及难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前,K148(阜阳—北京西)车次,抢票难度较大
B.年前,K1071(北京西—阜阳)车次,抢票难度较小
C.年后,K148(阜阳—北京西)车次,抢票难度较大
D.年后,K1071(北京西—阜阳)车次,抢票难度较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