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下表为1982-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据统计表,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面积比重(%)常住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常住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43.2494.80139.5156.765.205.83
2000年43.2494.59303.7856.765.4113.23
2010年43.2494.41325.8456.765.5914.68
1.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
B.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半壁
C.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西北半壁
D.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西北半壁增加
2.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条件B.社会历史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政府的政策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是一个讲述宁夏和福建山海合作帮助宁夏西海固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材料2:地窝子,是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材料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和地窝子景观图。



(1)说明海西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2)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分析当地早期采用地窝子居住方式的原因。
2022-08-08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3 .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C.人口合理容量D.土地承载力
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C.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4 .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胡焕庸现象”即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下图为我国“胡焕庸线”和省级行政区空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
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多西少B.东南少,西北多C.北多南少D.东南多,西北少

5 . 下图为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加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
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南美洲轮廓图、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降水量柱状图”。

(1)降水量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降水状况的是____图。①→③→④的地域差异反映的是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____条件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基础。
(2)巴西东部沿海人口稠密,但A处人口却很稀少,简述A处人口稀少的原因。
(3)图中B城市名称是____,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是____。从自然条件分析,在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四个城市(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中,里约热内卢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
A.地形B.气候C.水源D.交通
7 . 下图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路线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
(2)1980年以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1985年后东北人口迁移路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____。目前的人口迁移趋势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____(加重/减轻)。

8 . 2021年5月31日,我国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即使推行了“二孩”政策,但中国人口出生率依然不高的根本原因是(     
A.受教育水平提高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政策力度不够大D.初婚初孕年龄推迟
2.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由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40年前有所增加。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主要基于(     
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
②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
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战争B.经济C.灾害D.资源
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A.新增人口多B.迁入人口多C.就业压力大D.劳动力短缺
2022-08-07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C.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Ⅲ、Ⅱ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Ⅱ、Ⅲ
2022-08-07更新 | 314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