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城市问题研究专家表示:“现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大约是17年前(SARS)的6倍。未来四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长沙、合肥等,可以说将面临严峻考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7年前相比,全国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育政策调整②地区间经济差异加剧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交通日益改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材料中提到的即将面临严峻考验的城市的共同点是(     
A.就业机会多B.自然环境优美C.人口出生率高D.矿产资源丰富
3.为抗击疫情,全国民众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居家隔离,此举对人口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人口迁移中断B.人口流动骤减C.人口容量减少D.交通通达度降低
2022-08-07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候鸟老人”现象成因相同的人口流动现象是(     
A.村民农闲时外出打工B.父母随子女迁至其工作的城市生活
C.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D.美国老年人退休后迁往“阳光地带”
2.在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省份(     
A.黑龙江B.湖南C.广东D.云南
3.“候鸟老人”现象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
②促进康养产业的发展
③加快房屋价格上涨
④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甘肃省,典型西部省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肃今年来又得了一个称号那就是“人口外输大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5019831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减少555423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人口普查信息,甘肃省大量减少的人最大可能流入以下哪个省(     
A.广西B.黑龙江C.广东D.湖北
2.近年来,很多农民工重新回到家乡,甘肃政府的安置措施以下不合理的是(     
A.改善当地环境,吸引民工返乡B.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
C.开垦大量荒坡草地,增加耕地面积D.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
2022-08-07更新 | 10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砺志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如图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经济结构D.科技发展水平
2.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A.小于0.04亿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
C.大于33.34亿D.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
2022-08-05更新 | 271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一乡村,自然条件较好,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因交通运输条件限制,产品不能及时上市,致使水果和蔬菜受损,又因灌溉水源紧张,成本提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调查研究,为该乡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据此回答问题。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相应方框内,补充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了解其他区域发展的经验以作参考或借鉴
②收集资料,掌握该乡村的基本情况
③分析该乡村发展条件的优势与不足
选定课题→确定研究计划、步骤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对该乡村发展的建议或构想。
(2)收集材料,掌握该乡村基本情况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经调查,学习小组发现多地政府对喀斯特地区脱贫采取的政策为易地生态移民。试分析多地生态移民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2022-08-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6 .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下图示意我国新疆、西藏、山西、河北四省区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区是(     
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2022-08-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昌财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为(     
A.东北多,西北少B.经济落后地区多,经济发达地区少
C.东南多,西北少D.东南少,西北多
2.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水资源D.矿产资源
2022-07-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砺志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16年西藏不同产业发展情景下三种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2016年西藏着力发展支柱产业,该产业可能是(     
A.河谷农业B.太阳能发电C.有色金属开采冶炼D.高寒牧业
2.若西藏产业由保持现有模式向着力发展支柱产业转变,将会(     
A.污染水源B.改善水质C.增加水源D.增加耕地
3.若西藏产业由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向着力发展旅游业转变,会促使(     
A.农牧业产值下降B.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C.农牧民大量外迁D.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022-07-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松嫩平原乡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及畜牧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2011~2018年松嫩平原乡村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松嫩平原乡村地区(     
A.工业就业人口增多B.农业就业人口增多
C.人均粮食产量提高D.耕地面积大幅下降
2.图示期间,当地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B.劳动力相对剩余
C.医疗水平的提高D.生育观念的改变
3.有利于改善松嫩平原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状况的措施是(     
①延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       ②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       ④鼓励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④
2022-07-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人B.10000人C.6000人D.4500人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C.最高人口D.最低人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