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牛奶。

材料二:欧洲西部图


材料三: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
城市人口比重(%)90769097

(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奶行为,反映了________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西欧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水平________,速度________
(3)西欧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部分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容易出现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解决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2022-09-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图文结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核心素养,下图是“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

3 . 生态承载力是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赤字是某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的情况。读下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生态赤字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小B.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C.自然灾害少D.自然环境优越
3.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A.矿产资源丰富B.气候条件优越C.科技发展水平高D.生活消费水平低
4 . 阅读北京市人口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96‰,死亡率为4.95‰,自然增长率为3.01‰。

材料二: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构成表

指标人数(万)比重(%)
常住人口2170.5100.0
常住外来人口822.637.9
0-14岁219.110.1
15-59岁1610.974.2
60岁及以上340.515.7

材料三: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据材料一,说出北京市人口增长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是否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并说明原因。
(3)简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
(4)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2022-08-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2015年世界移民的目的国和来源国的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德国、印度和墨西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移民人口迁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是(     
A.环境质量差B.医疗水平低C.社会福利差D.工资收入高
2.关于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流向内陆B.向欧洲、北美地区流出较多
C.乡村流向城市D.向发展中国家流出较多
6 . 下列地形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恒河平原D.亚马孙平原

7 .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2000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资源将会在2075年前被消耗光。该报告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出各国“生态脚印”大小,即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完成下面小题。

1.这段材料表明地球上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数量上的有限性B.潜力上的无限性
C.分布的不均衡性和规律性D.资源的紧密联系性
2.“生态脚印”说明(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局限性
C.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D.地球环境容量(承载力)是有限的
3.阿联酋等一些波斯湾国家“生态脚印”较大,主要因为(     
A.发展速度快B.资源消耗量大
C.环境承载力小D.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2022-08-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B.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同D.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2022-08-13更新 | 246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三)地理试题

9 .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调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2.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气候

10 .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结构B.产业规模C.落户政策D.区域差异
2.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产生的影响有(     
A.带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B.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水平
C.减轻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D.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3.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明显增加,反映出(     
A.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B.农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D.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2022-08-12更新 | 1088次组卷 | 1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