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每年春运期间返乡人流大增,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近年来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大幅增加,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新风尚。“反向过年”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工作的城市过年。一些交通部门也对反向票价给出较大折扣。下图为一线城市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数量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数据推测,出现“反向过年”最多的一线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
2.“反向过年”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①避开春运高峰,错峰出行     ②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③文化观念的变化                  ④返乡交通成本较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反向过年”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B.缓解城市春节用工荒
C.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D.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差异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下图为我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分析乙、丙两省区人口净迁移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2)指出人口净迁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
2020-03-1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人口的数量变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全面突破(人文地理)
3 .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
2.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3.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
4.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B.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D.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4 . 四川是人口迁出大省。读某年四川省人口迁出地区分布百分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四川省人口迁出地区分布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资源B.政策C.经济D.交通
2.四川省人口迁出的主要影响是(  )
A.减轻了本地环境压力B.降低了本地城镇化水平
C.阻碍了本地的产业升级D.延缓了全国人口老龄化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外来常住人口为59.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7%,外来人口年龄以20~4岁为主,下图为2010年和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人口比例变化图

(1)外来人口迁入奉贤区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2)图中迁入奉贤区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省份是________,与四川省相比,安徽省迁入奉贤区人口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分别指出人口迁移对奉贤区人口年龄结构及来源地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9-08-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人口的数量变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全面突破(人文地理)

6 . 贵州省晴隆县三宝乡地处高寒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攻坚任务重。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精准调研和科学决策,提出三宝乡决胜脱贫攻坚可行路径为整乡搬迁,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目前,三宝乡为全国唯一正在实施整乡搬迁的彝族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宝乡整乡搬迁最直接的影响是
A.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B.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
C.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D.促进了地区城市化进程
2.整乡搬迁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A.资金缺乏B.居民意愿
C.技术落后D.道路曲折
3.整乡搬迁后,需尽快为居民解决
①就业       
②娱乐       
③上学       
④就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
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2019-06-08更新 | 13572次组卷 | 70卷引用: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了山西省。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原因,并推断农牧分界线变化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3)分析将“胡焕庸线”向西推移的措施。
2019-06-07更新 | 80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 人口分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全面突破(人文地理)
10 .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高低高”模式阶段的主要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最快的阶段是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应对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达到“_______”型模式,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