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胡焕庸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不仅人口密度悬殊,自然景观及经济发展也存在显著差异。1935-2020年人口密度分界线基本围绕胡焕庸线波动。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示意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东南人口占比(%)西北人口占比(%)
202093.56.5
2000946
198294.45.6
1935964

1.影响胡焕庸线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资源D.气候
2.据图表数据判断,1935-2020年人口密度分界线整体的移动方向是(     
A.先向西北再向东南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南再向西北D.一直向东南
2022-06-2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近年来,上海市的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迁入人口多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毗邻长三角B.产业基础好C.矿产资源多D.交通条件优
2.下列有关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市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
B.上海市创新能力减弱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
C.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会减轻上海市交通和环境压力
D.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会导致上海市的城市等级降低
3.近年来迁入上海市人口多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质量改善B.产业结构升级C.教育水平提高D.就业机会增多
2022-06-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0.708%;自然增长率为0.505%。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含预测)。

材料三“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1)材料一反映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____型。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年。
(3)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说明这一问题会给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的原因,并说明“候鸟式”养老对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5)最新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2%。据此分析,以下叙述中还应是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是(     
①照顾幼龄后代②进城养老③异地务工④外出旅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2-06-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时,需要注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     
①生态命题②经济命题③长期的命题④短期的命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二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1)画出“胡焕庸线”,并写出两个端点所在省份的简称。
(2)简述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人口密度特点,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6-17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6 .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和常住居住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人们为了务工、经商、求学等离开户籍所在地的现象)和“有人无户(籍)”(人们为了务工、经商、求学等来到现居住地,但并未进行户籍迁移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乡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②人均消费水平③户籍管理制度④对外开放程度差异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为了缓解“人户分离”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乡村建设,缩短城乡差距B.扩大城镇用地,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规模D.提高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
2022-06-1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7 .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千米。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B.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为t1时期
C.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D.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时期为t2时期
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8 . 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我国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B.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C.都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D.以上说法都正确
2022-06-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战略部署。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21年的出生人口较2020年下降了138万人。造成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有(     
①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 ②新冠疫情影响了生育意愿下降
③当代年轻人婚育期推迟 ④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我国新生人口2021年呈断崖式下降,将最先导致(     
A.死亡率上升B.人口负增长C.劳动力减少D.就业结构变化
3.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三孩政策实施的是(     
①提高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 ②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
③鼓励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 ④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此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的主流,则甲地可能表示(     
A.人口稀少的农村B.西北内陆地区
C.东部沿海省区D.风景优美的山区
2.关于上题所述的人口迁移(     
①经济原因导致的人口迁移
②政策原因导致的人口迁移
③加强了流入区和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