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1 道试题

1 .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热带多温带少B.沿海多内陆少C.平原多山地少D.东南多西北少
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植被B.地形、气候C.植被、土壤D.地形、土壤
3.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与下列哪条分界线最为吻合(     
A.我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B.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来,很多区域的人口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区域发展的态势。《2016中国人口迁移跟踪》报告称,最近6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4180万,其中约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线城市,逾40%分布在二线城市。作为人口重要吸纳地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材料二   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三   2018年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下表为我国广东的城镇化率和发展速度统计。

省(市)城镇化率每年增加百分点(1990-2000)每年增加百分点(2000-2018)
1990年2000年2018年
广东38.9255.0070.701.610.87
(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在珠三角地区,请说出原因。
(2)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净迁移率居全省最高的原因。
(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3-04-13更新 | 15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5 人口与聚落(分层练习)-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3 . 读下面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温带平原地区B.热带平原地区C.高山高原地区D.寒带内陆地区
2.以下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撒哈拉沙漠B.亚马孙平原C.南极半岛D.湄公河三角洲
2023-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图1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中P点表示该地区人口集聚度。图2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
2.图2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势起伏大B.水资源短缺C.石漠化严重D.冻土广布
2023-03-26更新 | 131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下图示意70°N至50°S地区纬度每10°范围内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B.20°N~30°N
C.30°N~40°ND.40°N~50°N
2.40°S~50°S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
2023-03-24更新 | 738次组卷 | 85卷引用:考点20 人口与环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20-21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示意图(左)和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代表的人类大陆是(     
A.东亚和东南亚B.南亚C.欧洲D.北美东部
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中、高纬度B.沿河、近海平原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D.内陆高山地区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用来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要安置。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温哥华大学教投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它与环境人口容量各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哪两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各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分析。
2023-03-1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新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必修)

8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B.10000C.6000D.4500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9 .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A.非洲地区B.东亚地区C.西亚地区D.南极地区
2.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3.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气候
4.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线
2023-03-15更新 | 379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01讲 人口分布-【寒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地理寒假精品课(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蕴藏的资源数量
C.科技发展水平D.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23-03-13更新 | 370次组卷 | 24卷引用:考点20 人口与环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