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1 道试题

1 . 《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人口已超出了人口容量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目前的全国人口数
C.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为7亿左右D.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无限扩大
2.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科技水平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人均资源消费水平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⑤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2023-07-20更新 | 7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限时练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呈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趋势。下表为2005-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吉林广东河北江苏
2005-2010年-8.5%12.5%-5%17.5%
2010-2015年-3.9%5.8%-4.2%10.8%
1.2005-2015年期间,有关四省高学历人才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传统工业衰落B.广东、国家政策支持
C.河北、产业转型升级D.江苏、基础设施完善
2.2010年以后,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B.交通运输的发展
C.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D.文化教育的发展

3 .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
2.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B.社会体制C.资源(土地、水等)D.科技水平
2023-07-12更新 | 332次组卷 | 3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省区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与城镇分布密切相关,关于该省区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B.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
C.集中分布在海拔高的地区D.多分布在土壤贫瘠的地区
2.该省区人口合理容量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B.生活消费水平高C.经济水平低D.科技水平低

5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3-07-11更新 | 318次组卷 | 146卷引用:考向21 人口迁移-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6 . 2018年上海市经济总量居全国省区(直辖市)第11位,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安徽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3位。下表为2018年上海市和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统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上海市0.1800.225
安徽省0.6450.335
(1)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
(2)分别说明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状况。
(3)分析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差异形成的原因。

7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示意图,迁移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江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安徽迁出人口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最低B.距离发达地区近
C.自然灾害频发D.思想观念更开放
2.上海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天津的主要原因是上海(     
A.经济水平更高B.开放程度更高
C.自然灾害更少D.水资源更丰富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大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为国内人口迁移B.“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A.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人口迁移频繁
B.人口迁移方向主要为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C.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最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D.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

9 .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又称“黑河―腾冲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人口远少于东南半壁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面积较小B.生育政策严格C.生态环境脆弱D.矿产资源缺乏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023-06-30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作业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大,塔里木盆地南部最小。新疆全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16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新疆正在践行绿色发展之路,以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

      

(1)由图可知,1973年之前,引起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此后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为____
(2)与塔里木盆地南部相比,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影响塔里木盆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____
(3)有人提出:为促进新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4)简述新疆为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的措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