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0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西部主要的人口迁入省(区),分别分析其成为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 . 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A.地处经济发达地区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2.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

3 . 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C.③<④D.③>④
2023-10-23更新 | 221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0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m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000m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
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级比,乡镇居民点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2023-10-21更新 | 380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限时练地理试题

5 . 选房和买房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尤其在选房时,除考虑房子的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外,户型选择更需买房者仔细考虑与挑选。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一小区户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图示户型最大的优点是(     
A.南北通透,通风好B.三室朝阳,采光好
C.东西紧凑,保温好D.楼层较高,隔音好
2.当前,四室大户型成为刚需,原因可能是(     
A.消费观念的改变B.生活水平的提高
C.生育政策的变化D.当地政策的引导
3.该户型居民在书房时,感受较明显的是(     
A.春季多风B.夏季西晒C.秋季闷热D.冬季阴暗

6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A.2500米以上地带B.1900—2500米地带C.1300—1900米地带D.1300米以下地带
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3-10-07更新 | 636次组卷 | 7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其计算方法是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的是____(填字母),按目前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处于该阶段。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且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据图分别描述A、B、D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特征。____
2023-09-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通过对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本省产业发展状况和部分社会问题。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达1618.6万,居全国第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反映了本省(     
A.制造业吸引力强化B.养老产业吸引力下降
C.义务教育对男童的吸引力下降D.卫生事业吸引力强化
2.2020年,以下年龄段中,因性别比失衡而导致社会问题较严重的是(     
A.0-9岁B.9-18岁C.30-39岁D.54-63岁
3.专家据图分析得出:“近十年来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化,导致由个体迁入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入。”其主要判断依据为(     
A.6-18岁B.45-56岁C.57-69岁D.70-81岁

9 .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县政府驻地位于(     
A.甲区B.乙区C.丙区D.丁区
2.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东部(     
A.自然灾害较少B.医疗设施较好C.人均耕地较少D.旅游业较发达
3.为进一步振兴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     
A.大力发展种植农业B.借助互联网,提高产品宣传、营销能力
C.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D.取缔农业生产,打造特色民族旅游村
10 . 为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保障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和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人口规模进行合理布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与制定天津人口政策关联小的是(     
A.环境承载力B.地形与气候C.人口合理容量D.社会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