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0 道试题
1 . 城镇化的标志(重点掌握)
①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②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_______(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2024-03-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乡村的空间形态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地区。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
形状自然环境位置
团状地形为平原、盆地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围
带状地势高,水源近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呈条带状延伸
环状地形为山地,水源为池塘、井等沿山麓、_______岸形成
零散
分布
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田块小绿洲地区、丘陵和山地缓坡处等
2024-03-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重点掌握)
农业用地一般布局在_______的周围,便于村民就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村落内部的土地利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两类,公共服务设施常位于乡村_______位置。
功能区概念特点分布位置图示
公共用地区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征规模相对较_______常分布在乡村中心,距村民居住区相对较近,道路的通达度较高
居住区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规模较_______一般分布在公共用地区与农业生产区之间
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规模较_______,几乎遍布整个乡村一般分布在乡村最_______
2024-03-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
2.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抑制臭氧消耗③节约自然资源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
2024-03-10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2024-03-08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纵横,当地人将地势平坦的山间谷地称为“坝子”或“平坝”。平坝传统村落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民族传统村落遗产。大仓村(由9个自然村组成)是滇西北典型平坝村落,传统村落与优美环境相融相生,形成统一有机整体。受自然空间限制、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等影响,大仓村村落景观发生变化,传统村落景观面临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下图示意大仓村197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大仓村土地利用状况可以反映该地景观空间格局。依据土地利用状况推测大仓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的垂直分布格局。
(2)分别指出1970-2020年大仓村水田和旱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请对传统村落景观面临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08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村晚’活力四射”。近年来,“村晚”越来越火,正成为乡村最灿烂的舞台。在许多乡村的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农家小院,几曲山歌,几句乡音,几段舞蹈,一个个“草根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演身边人,话身边事,唱新生活,一张张幸福笑脸传递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蓬勃气象。下图示意山东省某村“村晚”演出现场。完成下面小题。

1.“村晚”活力四射反映出其节目突出体现了当地(     
A.政策治理和产业定位B.乡土特色和民情风貌
C.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D.历史渊源和艺术成就
2.为推动“村晚”助力乡村振兴,当地政府应着力(     
A.规范节目内容审核标准B.加大农村百姓宣传力度
C.健全演出市场管理制度D.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8 . 我国茶文化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杭州茶馆分布集聚明显,大致有三种类型:城郊农家型、湖山景区型、城区都市型。如图为“杭州规模较大的三种类型茶馆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表示的茶馆类型分别是(     
A.农家型景区型都市型B.农家型都市型景区型
C.都市型景区型农家型D.都市型农家型景区型
2.与农家型茶馆相比,都市型茶馆(     
A.室外茶座多B.空间集聚强C.场地租金低D.通达程度高
3.杭州茶馆行业集聚有利于(     
A.缩短消费距离B.减少行业竞争C.吸引消费人群D.降低地租成本
2024-03-07更新 | 664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考仿真卷四(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铜陵因铜得名,因铜而兴,曾被称为铜都,新中国成立后,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采选-冶炼-加工铜产业体系。20093月入列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该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端铜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落户,进一步延伸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2022年,该市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5.149.845.1,户籍人口170.8万(其中常住人口130.1万人)。如图示意铜陵地理位置。

   

(1)概括铜陵市吸引高端铜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落户的区位优势。
(2)简述建设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对铜陵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近年来,铜陵市对下辖长江以北县区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024-03-06更新 | 95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10 . 古语云,白姜种植要满足苗期“三分阳七分阴”,后期“七分阳三分阴”的条件。为此安徽省铜陵市的姜农开创了独特的种植技术,如用茅草进行搭棚(图)。当地在长期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特色的白姜文化,每年举办“开市”活动,包括朗诵白姜颂文、拔姜、评选“姜王”等内容。202311月,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完成下面小题。

1.铜陵市姜农选择用茅草搭棚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降低成本B.材料环保,污染较少
C.自然腐烂,调节光照D.工程量小,操作简单
2.铜陵市每年举办铜陵白姜“开市”活动,其带来的主要社会意义是(     
A.扩大销售市场B.吸引外来投资
C.传承生姜文化D.完善产业链条
3.铜陵市白姜种植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对当地白姜产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提高产品品质B.增强品牌影响
C.提升种植技术D.降低种植成本
2024-03-05更新 | 10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第一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