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²1965年巴黎政府出台规划,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新城(卫星城),新城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建成区面积1.2km²,至此巴黎大都市区逐渐形成。按照工业疏散政策,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新城迁移,且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左图示意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右图示意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

   

(1)说明1965年前、后巴黎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
(2)分析巴黎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分析巴黎大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的优点。
2023-06-05更新 | 97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音体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图加特都市区位于德国西南部,人均GDP超过6万欧元,是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850年以前,该地区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城市的形成呈现典型的“中心地”理论分布的特征。1850-1950年,德国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斯图加特成为地区的中心;1950年之后,城镇空间扩展的重点转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不断向外扩散,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功能上均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布局,形成一个联系高度紧密的“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

材料二斯图加特都市区城市人口和特色产业分布图。

(1)描述斯图加特都市区城镇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
(2)从产业分工与协作角度分析斯图加特都市区产业特点。
(3)简述“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的优势。
2023-05-25更新 | 79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水运是南方主要的交通方式。位于南方的嘉兴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船菜,原料主要是特色时鲜,如鱼、虾、蟹、鳗之类。完成下面小题。

1.船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与社会风气B.船主追求更多的收益
C.距离遥远且下船不便D.其他菜系竞争的压力
2.“土”字一般指具有当地特色,而船菜必须要做到“土、精、创”。船菜“土”的原因是(     
A.备菜不便,就地取材B.特色众多,追求极致
C.追求传统,厨艺精湛D.追求收益,降低成本

4 . 职住分离是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城市问题。左图所示研究区域为合肥市城市居住、工作等主要活动的高度集聚区。右图示意研究区域职住空间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合肥市职住空间关系表明(     
A.城市中心城区的就业中心相对分散B.职住平衡区域分布在职大于住外围
C.就业密度由中心向外围衰减的较慢D.滨湖新区尚未形成就业核心聚集区
2.改善合肥市职住空间关系的建议有(     
A.强化滨湖新区的就业吸引力B.提高老城区的居住人口密度
C.削减政务区的外围居住人口D.增加职住平衡区域快行交通
2023-04-09更新 | 560次组卷 | 3卷引用:期末模拟检测卷03(范围:高考全部内容)-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5 .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左图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下右图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产业类型B.经济基础C.行政等级D.空间距离
2.与苏州相比,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主要因素是(     
A.资源禀赋B.人口规模C.交通联系D.产业类型
3.为更好接受上海辐射,南通当前最应该加快(     
A.产业转型升级B.完善跨江通道
C.引进高新技术D.优化城市布局
2022-12-22更新 | 71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选修)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的独特空间,边缘效应明显。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经济特区。全市由岛屿(厦门本岛、鼓浪屿等)及大陆两部分组成,其中陆域面积(含滩涂)1699km2。自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2018年,厦门市人口从92.3万人增加到41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从6.4亿元增加到4791.4亿元。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厦门城乡交错带的空间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图示意厦门市地理位置和1990-2018年厦门市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构成与动态度。

(1)指出城乡交错带体现出的边缘效应特征。
(2)推测1990~2018年厦门市城乡交错带的空间演变。
(3)说明1990~2018年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

7 .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3.1°N,101.5°E)的“双顶屋”(由格片屋顶和普通平面屋顶组成),巧妙地利用格片屋顶“遮”与“透”,实现了对建筑采光和防晒的调节。图为双顶屋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因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而合理的设计(     
①上风地带的水池②镂空格片屋顶③栽植的绿色植物④低矮的楼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格片屋顶防晒效果最好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1月7日13时B.5月7日16时C.8月7日12时D.10月7日15时

8 . 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A.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B.I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II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
D.III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2.从II时期到III时期的发展(     
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1-10-09更新 | 1528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下图为南京都市圈示意图。

(1)简述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地理背景。
(2)说出南京在都市圈中的区位不足。
(3)简述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1-09-12更新 | 464次组卷 | 3卷引用:3.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0 . 读2000-2015年南昌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hm2)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0年
2015年
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
耕地-28575.52505.530621.521214.9225.2318116.2
林地36343.2-5236.93981.8931.852.8127422
草地3784.72831.6-1437.4159.3606.79563.2
水域29857.41243.9665.8-4737.317197.9142969
建设用地54432.28452.3508.69667.1-166.3115116
未利用地8968.620.50103014.3-28065.1
合计368359.8121999.19660.3136004.568947.236280.6741251.5

1.与2000年相比,2015年南昌市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未利用地C.林地D.建设用地
2.2000-2015年南昌市土地利用转移对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方式是(     
A.林地转为草地B.建设用地转为耕地C.耕地转为林地D.未利用地转为耕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