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他公共空间,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合理利用城市通风廊道引导自然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已成为构建“呼吸城市”的切实要求。南昌市积极响应,开展通风廊道的规划研究。图1示意南昌市夏季热岛强度分布,图2示意南昌市一级通风廊道规划,图3示意南昌市夏季风频,图4示意两气象站风速变化。




(1)指出新建站与安义站的夏季风风速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南昌市一级通风廊道布局的有利条件。
(3)简述通风廊道建设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2023-04-1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六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职住分离是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城市问题。左图所示研究区域为合肥市城市居住、工作等主要活动的高度集聚区。右图示意研究区域职住空间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合肥市职住空间关系表明(     
A.城市中心城区的就业中心相对分散B.职住平衡区域分布在职大于住外围
C.就业密度由中心向外围衰减的较慢D.滨湖新区尚未形成就业核心聚集区
2.改善合肥市职住空间关系的建议有(     
A.强化滨湖新区的就业吸引力B.提高老城区的居住人口密度
C.削减政务区的外围居住人口D.增加职住平衡区域快行交通
2023-04-09更新 | 5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3 . 在不改变城市现状空间结构条件下,城市实际通勤距离与通过置换通勤者的职住地位置而得到的理论最小通勤距离之间的差值叫作过剩通勤。下表示意广州与欧美部分城市过剩通勤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实际通勤距离/km理论最小通勤距离/km
费城7.212.36
夏洛特7.694.09
利物浦4.82.2
广州5.21.23
1.上表所示城市中,过剩通勤率最低的是(     
A.费城B.夏洛特C.利物浦D.广州
2.近年来,广州的过剩通勤率不断提高,主要是因为(     
①地铁通车里程延长②交通拥堵加剧③城市建成区扩大④人口增速减慢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03-31更新 | 136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五地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一定程度上盲目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以至于超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日渐显露,例如: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成本越来越高;水及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等等。德国的“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通过规划和立法确保城乡平等发展;资源的二次分布;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均衡;行政机构的分散化以及教育分享的多种选择等途径,推动了区域间及城乡间的等值化发展,防止了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在城市病防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至今仍然对社会平衡和正义发挥着正面的作用。下图为德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布图。


(1)简述目前我国“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2)对比我国集中式的城镇化特点,推测德国的城市规模及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城市化模式的优点。
(3)德国的去中心化城市发展模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地,总面积大约4087km²,202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05.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08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山地丘陵为主,长江横贯全境。因三峡大坝的建设、人口的迁移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图为1980~2020年奉节县土地利用面积比重演变示意(其中园地指果园、茶园等)。



(1)指出三峡水库蓄水后奉节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发生的变化。
(2)分析2000~2010年奉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3)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2010~2020年奉节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4)请你为奉节县确保粮食安全献计献策。
2023-03-22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6 . 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9年,全国市辖区增加了110个,县减少了141个。近些年各地都在强调要做强省会,很多省会城市都希望通过撤县设区来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区面积、集聚城市人口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提到要“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B.我国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C.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D.我国当前城镇化处于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后期阶段
2.国家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的原因是(     
A.城市规模过大,导致“城市病”严重B.大城市吸引人口,导致中小城市人口严重流失
C.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过大D.省会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7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1)大都市具备哪些特征?
(2)简述上海打造大都市的有利条件。
(3)试分析上海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3-01-12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 城镇与乡村大单元作业设计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全球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更是加速了送餐机器人、无人运输车、云办公等智能硬软件设施在城市人居环境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生产组织、交通出行、居民生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网络化转型、形态虚拟化延展、功能区复合化演变、载体智能化升级等,进而驱动城市空间演变(左图)。右图为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影响,其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交通空间类型。



(1)概括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产生的影响。
(2)推测人工智能时代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趋势。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在不同时期,该空间开发格局的变化导致山区人文自然交互格局呈现动态变化,如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从人文自然交互角度,概括三个表征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的指示指标。
(2)推测乡村空心化导致的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并简述其变化过程。
(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动态平衡?请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提出合理措施。
2022-12-17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煤气厂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老城区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在停产后的30多年里,该厂的转型升级几经波折(如下图),甚至一度面临被拆除的风险。第一次改造计划因土地清理治污与工业建筑遗产修复的成本过高等问题落空。随后,该厂周边的大量年轻群体以短租的形式、利用闲置的工业建筑举办文化艺术活动,通过“临时性利用”激活了场地活力。第二次改造时,政府吸纳社会资本力量将其打造为主题清晰、功能明确的城市公园,同时继续保留了1个可弹性使用、容纳多种艺术形式的“临时性利用”片区。截至2019年,西煤气厂公园每年吸引近700万游客到访或参与相关活动,成为当地市民参访量最大的公共场所之一。



(1)西煤气厂在1970年代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说明其原因。
(2)评价该厂改建为城市文化艺术公园的条件。
(3)简述在该厂改造过程中“临时性利用”的意义。
2022-07-05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