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2 道试题

1 . 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下图为合肥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相比,马鞍山受到南京辐射影响更强,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空间距离B.城市等级C.经济实力D.行政区划
2.建立合肥都市圈的主要意义有(     
A.缓解受辐射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现象B.可助力合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C.有助于都市圈内城市规模和等级的提升D.解决都市圈内地价上涨、污染加剧问题

2 . 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0~2525~5050~7575~100
植被降温速率(%)3.75.35.5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8.25.45.12.4
1.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A.a:0~25%,b:75%~100%B.a:25%~50%,b:50%~75%
C.a:50%~75%,b:25%~50%D.a:75%~100%,b:0~25%
2022-04-22更新 | 11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及时、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铺设砾石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净化雨水B.增强雨水渗漏C.防止水土流失D.保持土壤水分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收集雨水,减轻城市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4.西欧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     
A.靠近海洋,不易形成洪涝B.河网密布,蓄水能力强
C.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能力强D.温带海域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022-06-20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可以增加扬沙天气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A.调节地表径流B.调节水汽输送C.增加大气降水D.减少下渗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英国茅草屋景观图,下右图为欧洲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也需要较多劳动力和大量的水。被誉为“德国工业心脏”的甲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钢铁产量约占全国70%,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末,针对铁矿进口的实际情况,将钢铁工业调整布局到乙地。

(1)甲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资源优势是____,将钢铁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有利于发挥乙地____优势,减少铁矿石的____成本。同时,甲乙两地发展钢铁企业离不开莱茵河提供了充足的____和便利的____
(2)根据下表,简要说明英国茅草屋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建筑特点作用
山区的房子用碎石块搭建,平原区则多用烧砖就地取材
大量采用非木质材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____,木材易受潮,非木质材料影响小
屋顶坡度大,呈“人”字形利于____
2021-07-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已于6月2日开通试运营。按计划,7号线也将分别于今年12月开通试运营。至今年底,成都市地铁开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179公里,线网日均客运量将突破300万人次。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地铁2号线经过成都市中心春熙路、牛王庙商圈,将会促进此地区经济、商业发展。2号线也串联了成都最大的火车枢纽中心—成都东站,与1号线换乘后,可以去往成都站和成都南站,方便市民搭乘火车。地铁7号线全长约38.56公里,线路位于二环、三环之间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带,串联了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东站、城北客运中心站四大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放射线形成换乘关系。该环形线路建成后,将增加与各条放射状线路的换乘功能,使客运转换更加便捷,将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下图为成都市部分地铁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根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成都市地铁空间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铁②号线的走向基本上为东西走向
B.地铁线路的总体规划与地面交通相似,都是放射线路与环形线路结合
C.地铁④号线可以直达成都市西南的二环路以外
D.地铁环线的开通对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没有作用
2.上图中地铁换乘站a、d比b、c客流量大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d位于(     
A.中心商务区B.大型居住区C.休闲旅游区D.学校密集区
3.上图中地铁站点e、f、g相对于⑦号线的其他换乘站点来说,其主要意义在于(     
A.繁华商业区,便于购物者集散B.主要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
C.交通枢纽,便于环形线乘客换乘去往其他方向D.交通枢纽,便于市际的交通
4.关于成都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     
A.围绕唯一的商业聚集区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发展而形成条带状
C.地处平原、没有大河流D.沿主要铁路线扩展形成放射状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欧洲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也需要较多劳动力和大量的水。被誉为“德国工业心脏”的甲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钢铁产量约占全国70%,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末,针对铁矿进口的实际情况,将钢铁工业调整布局到乙地。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法国经济高速发展,首都巴黎的城市化也得到加快。然而飞速的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开始困扰这座“19世纪的首都”。1960年,法国提出了“平衡城市”战略,采取了各种手段加以调控,最终将巴黎打造成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下图示意巴黎市区1860-2020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材料四:工业文明以前,茅草屋在很多国家都非常普遍,但只有在英国,它被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保存了下来,甚至被列为“国宝级”历史文化遗产。图为英国茅草屋景观图。

(1)甲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资源优势是______,将钢铁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有利于发挥乙地______优势,减少铁矿石的______成本。同时,甲乙两地发展钢铁企业离不开莱茵河提供了充足的______和便利的______。
(2)根据下表,简要说明英国茅草屋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建筑特点作用
山区的房子用碎石块搭建,平原区则多用烧砖就地取材
大量采用非木质材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______,木材易受潮,非木质材料影响小
屋顶坡度大,呈“人”字形利于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巴黎市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十年是______,由于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城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人们对______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______基本完善,城乡之间交通事业的发展,巴黎市区人口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现象。为防止巴黎市区的持续衰退,巴黎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复兴措施。下列措施合适的是______(填选项)。
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城市人口数量
③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区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 意大利东南部小城阿尔贝罗贝洛位于石灰岩低山上,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海洋影响显著,全年大气湿度较大。当地的传统民居被称为特鲁利(见图),为石灰岩建成的低矮石屋,屋顶为碎石斜圆顶(由齐整扁平的石块堆砌而成),墙厚、窗小、外墙白色。与欧洲西部其他城市相比,阿尔贝罗贝洛的居民较少得风湿性疾病。完成下面小题。

1.“特鲁利”屋顶为碎石斜圆顶的好处有(     
①斜圆顶利于夏季隔热②斜圆顶利于冬季排泄雨水③碎石顶利于增强室内透气性④碎石顶利于冬季隔寒保温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阿尔贝罗贝洛的居民较少得风湿性疾病的原因可能是(     
A.建材吸水性强B.全年光照较好
C.饮用水中钙物质少D.食用鱼类较多
2024-06-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城市区位选择常受河流影响,主要是由于河流有(  )
A.改善城市小气候B.美化城市环境作用C.便于城市污水排放D.供水和运输功能
2018-06-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同步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广“街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B.解决业主与物业的矛盾
C.便于居民出行购物D.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2.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其主要意义是
A.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商业网点密度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D.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
3.科学、规范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的主要作用在于
A.提高土地利用率B.提高道路通达度
C.提高道路安全性D.增加活动空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