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分别约为1357万人、1961万人和2189万人。下图为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至2020年,北京市0~14岁人口比例增加,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逐步调整
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加
③人口合理容量扩大
④人口迁移的拉力大于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二十年间,北京市(     
A.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社会养老负担加大
C.第二产业人口比例增多D.义务教育学位缩减

2 . 城市群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的主要人口流入地。下图为2017年中国五大城市群流入人的主要来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大城市群中(     
A.京津冀城市群流入人口数量最多
B.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辐射功能最强
C.珠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南方地区
D.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北方地区
2.图中(     
A.黑龙江省的人口流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B.河南省人口大量流出,提高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人口流入珠三角城市群,不利于城市群产业升级
D.人口流入城市群,有利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 . 下图为2015年至2020年广州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2015年至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的增量远超户籍人口增量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②户籍政策限制大③社会婚姻观念更新④经济发展速度快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01-14更新 | 24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跨省迁移人口为1.25亿,下图示意各地区吸纳跨省迁移人口数占总迁移人口的比重。与第六次普查(2010年)数据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上升14.21%(达到63.8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     
A.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为主要人口迁入区B.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匮乏,为主要人口迁出区
C.中部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为主要人口迁出区D.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2.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     
A.城市等级普遍提升B.特大城市大幅增加
C.城镇人口数量上升D.农村耕地面积减小
2021-12-23更新 | 626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热身训练地理(三模)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2年,联合国专家考察了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彭阳等9个贫困县区)地区,称这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逐步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2020年11月,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告别绝对贫困。


近50年宁夏西海固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变率

时间气温/℃气温变率降水/mm降水变率
20世纪60年代5.2468.8
20世纪70年代5.30.1395.3-73.5
20世纪80年代5.2-0.2398.53.2
20世纪90年代5.80.6403.75.2
21世纪00年代6.50.7365.0-38.7

注:气温和降水是指各年代的均值,变率是指改年代与上一年代的差值


(1)说出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

材料二:为了实现脱贫,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采取了将部分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平原灌溉区闽宁镇。1997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帮扶对象。该镇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种植菌类、蔬菜、葡萄,发展葡萄酒、电子装配等产业,已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2)结合资料,阐述闽宁镇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3)简述生态移民对西吉县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材料三:西吉县精准施策、精心培育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园已形成“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牛粪加工、有机肥加工—有机肥还田种植马铃薯、绿色蔬菜、优质牧草—牧草饲养肉牛”的循环模式,构建了集“种、养、加、销”一体化的农业链条。还建设百亩梯田高山观光温室果蔬园、农家餐饮中心、文化小广场等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园区。


(4)请你为西吉县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11-29更新 | 78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尔维亚是欧洲东南部的内陆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该国北部重要的农业区。省内水利工程系统多瑙-蒂萨-多瑙运河历史悠久,全程900多千米,建有84座运输铁路桥、930千米的灌溉渠道。谷物在诺维萨德河港装船,通过河海联运输往世界各地。下图左为伏伊伏丁那省地图,下图右为诺维萨德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修建和运行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伏伊伏丁那省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农村地区年轻人少,大量土地被荒废。为应对此现象,当地政府发起了“年轻人回归”运动,提供资金供年轻人购买机械等农资产品,并鼓励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


(3)简述伏伊伏丁那省开展“年轻人回归”运动的好处。
2021-05-13更新 | 8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021-05-09更新 | 142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1990年10月“西海固”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1)与西海固相比,简述迁入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2)从四大产业中任选其一,分析选择发展该产业的原因。
(3)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2021-05-03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