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3 道试题

1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81次组卷 | 5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下面左图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右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



(1)与六普相比,说明七普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变化及其影响。
(2)简析六普以后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口占比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2-06-25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地理试题(B)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和云南,两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2022-06-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春运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2.35亿人,同比增加1352万人,增长6.1%,日均发送旅客588万人。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
(2)对比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地区间大规模流动的原因________
(3)分析A地也能吸引众多人口流入的原因 ________

5 . 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2018年末总人口为10906万人,比2017年增加53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南相比,目前,广东省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C.地处沿海,面积更大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2.乙地区水资源严重影响其人口分布,该省区人口主要分布在(     
A.地形平坦的中部地区B.山麓地带的绿洲
C.水资源丰富的河湖沿岸D.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6 . 当前我国各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正在上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全国“城城流动”人口达到820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350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城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追求更高预期收入②户籍政策收紧③追求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④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人口“城城流动”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降低城镇老龄化程度
C.减轻城镇管理负担D.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攀枝花气温和降水资料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C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

(1)“钢城”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未来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分析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原因。
(3)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口到攀枝花定居,简述未来该市的发展举措。
2022-06-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8 . 2020年春运从1月10日开始,2月18日结束,共40天。2020年全国春运客运量约30亿人次,与2019年基本持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人口流动D.省际人口迁移
2.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A.城市→城市,农村→农村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农村,农村→城市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3.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客流量过大②出行时间分散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④出行时间集中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022-06-03更新 | 97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前人口迁移及改革开放后民工外流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2)改革开放后民工的流动方向是?
(3)近几年来,又出现“民工荒”,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