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第二居所是指在常住地之外的地区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以休闲、度假、养老等生活目的的临时性居所。第二居所旅居者作为一种周期性居民,很难与当地居民产生持久的能称之为融合的社会互动,并刻意与当地居民保持适当距离,导致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政府、社区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旅居地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第二居所旅居地和谐社区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居所的出现,将使旅居地(     
A.房价持续提高B.就业压力增大C.环境压力加大D.人才数量增多
2.在第二居所区,形成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的根本原因是(     
A.居住时间差异B.消费水平差异
C.出行方式差异D.地域文化差异
3.在构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是(     
A.政府B.社区居委会C.旅居者D.当地居民
2023-01-12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地矛盾加剧B.经济发展迅速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2.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人口大量迁出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户籍制度调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11更新 | 102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地理练习

3 . 交通站点的净客流量为下车流量与上车流量之差。某中学地理社团对某小城市(甲市)高铁站的净客流量进行统计,该市与区域中心城市高铁车程约20分钟。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甲市高铁站部分时段月平均净客流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心城市职能被分散到甲市的是(     
A.居住生活B.工业生产C.交通物流D.商贸会展
2.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与交通B.教育与文化C.文化与环境D.地价与交通
2023-07-24更新 | 38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地理试题

4 .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移量大。下图为“2010年~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41个城市人口增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来,下列城市中人口增量超过100万的是(     
A.淮安、金华B.徐州、合肥C.镇江、上海D.苏州杭州
2.影响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人口容量C.自然生态环境D.矿产资源禀赋

5 . 明洪武年间,淮安和扬州一带因战乱人口损失严重,朝廷便“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大批苏州、昆山的移民来到兴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农人将水道中的水草与淤泥罱出,堆积成垛田。下图为垛田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当时苏州、昆山人口移民到兴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战争B.耕地C.经济D.交通
2.以下关于垛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大B.不宜种植水稻C.土壤肥力较低D.机械化程度高
2023-01-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历城村所处的冀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开始出现利用农闲兼业(以近距离打工为主)的农户。下图为1985和2018年历城村土地利用变化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85年相比,2018年历城村(     
A.大量居住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B.公共用地集中分布在村落中心
C.土地利用类型增多且分化增强D.空间形态由分散型变为集聚型
2.历城村的农户兼业化有利于(     
A.增加当地农户经济收入B.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C.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迁入D.提升区域城镇化质量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7 . 上海作为全国位列前茅的大型工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中,乡村跨省流动到上海就业的外来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数量的66.1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流动人口男性与女性迁移距离最接近的年龄是(     
A.25岁B.33岁C.45岁D.55岁
2.来沪外来流动人口中,长、短距离迁移并存,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B.个人动机C.区域差异D.国家政策
3.外来流动人口增加,对上海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产业升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延缓老龄化进程④扩大人口容量⑤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22-12-22更新 | 5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必修)试题

8 . “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     
A.天津B.石家庄C.保定D.呼和浩特
2.大同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剩余劳动力增加C.产业结构转型D.城市用地规模有限
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城市发展规模B.推动房地产发展C.衡量城市居民购买力D.估算住房未来供应面积
2022-12-19更新 | 760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西亚“袖珍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该国2010-2018年人口性别结构图和201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有(     
①自然增长率高②老龄化严重③外来人口多④性别比失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是(     
A.重男轻女思想严重B.能源工业发达C.伊斯兰教信仰D.医疗水平低

10 .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产物。读福建土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B.文化差异C.收入差距D.战乱频发
2.关于福建土楼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选址位于平原地区B.建筑造型利于安全防御
C.圆形设计利于雨水收集D.墙体较厚利于通风采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