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图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右)。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试说明卡塔尔外籍人口主要来源国的共同特征。
(3)试列举外籍人口在卡塔尔从事的主要行业。
(4)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2023-02-16更新 | 158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口空间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湖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两个不同年段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00~2010年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意愿下降B.生态移民实施C.环境容量下降D.跨区域城镇化
2.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7年各县人口数量变化有较大差异,主要因湖北省(     
A.农业机械普及B.产业结构升级C.基础设施改善D.公共服务提升
3.未来10年湖北省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的区域最可能是(     
A.江汉平原农产区B.鄂西生态旅游区C.武汉市中心城区D.武汉市的近郊区
2023-02-13更新 | 71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存在变化,也会影响人口流动。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位置图,线条宽度与该省流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占比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2017年数据统计,乙省流入长三角的人口比甲省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地缘文化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南通分别融入上海、苏州1小时交通圈,该现象有利于(     
A.优化苏州的城市体系B.南通加快制造业发展
C.转变上海的城市功能D.南通成为苏州的卧城

4 . 第二居所是指在常住地之外的地区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以休闲、度假、养老等生活目的的临时性居所。第二居所旅居者作为一种周期性居民,很难与当地居民产生持久的能称之为融合的社会互动,并刻意与当地居民保持适当距离,导致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政府、社区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旅居地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第二居所旅居地和谐社区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居所的出现,将使旅居地(     
A.房价持续提高B.就业压力增大C.环境压力加大D.人才数量增多
2.在第二居所区,形成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的根本原因是(     
A.居住时间差异B.消费水平差异
C.出行方式差异D.地域文化差异
3.在构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是(     
A.政府B.社区居委会C.旅居者D.当地居民
2023-01-12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地矛盾加剧B.经济发展迅速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2.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人口大量迁出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户籍制度调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11更新 | 102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地理练习

6 . 历城村所处的冀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开始出现利用农闲兼业(以近距离打工为主)的农户。下图为1985和2018年历城村土地利用变化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85年相比,2018年历城村(     
A.大量居住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B.公共用地集中分布在村落中心
C.土地利用类型增多且分化增强D.空间形态由分散型变为集聚型
2.历城村的农户兼业化有利于(     
A.增加当地农户经济收入B.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C.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迁入D.提升区域城镇化质量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7 . 上海作为全国位列前茅的大型工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中,乡村跨省流动到上海就业的外来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数量的66.1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流动人口男性与女性迁移距离最接近的年龄是(     
A.25岁B.33岁C.45岁D.55岁
2.来沪外来流动人口中,长、短距离迁移并存,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B.个人动机C.区域差异D.国家政策
3.外来流动人口增加,对上海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产业升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延缓老龄化进程④扩大人口容量⑤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22-12-22更新 | 5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必修)试题

8 . “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     
A.天津B.石家庄C.保定D.呼和浩特
2.大同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剩余劳动力增加C.产业结构转型D.城市用地规模有限
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城市发展规模B.推动房地产发展C.衡量城市居民购买力D.估算住房未来供应面积
2022-12-19更新 | 761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都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为2008—2015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     
A.总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B.本地进城务工人数超过外出进城务工人数
C.外出进城务工人数约占61%D.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
2.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是因为我国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多
3.影响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供需B.能源价格的波动
C.劳动力年龄结构D.劳动力性别结构

10 .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产物。读福建土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B.文化差异C.收入差距D.战乱频发
2.关于福建土楼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选址位于平原地区B.建筑造型利于安全防御
C.圆形设计利于雨水收集D.墙体较厚利于通风采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