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过去三十年,助推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是庞大而廉价的劳动カ资源(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劳动参与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是用来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8年中国总人口仅比印度多出6000万左右,但是中国劳动力资源却比印度多出2.8亿人,其直接原因是
A.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B.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受教育水平不同
2.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B.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C.社会保制度比较完善D.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3.2016年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
A.增加我国劳动参与率B.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C.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D.缓解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压力
2019-06-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下表为深圳市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深圳市人口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通压力增大B.老龄化程度低,社会负担小
C.男女比例失衡,引发社会问题D.15一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2.近年来,深圳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原因最可能是(       )
A.产业结构调整B.技术人才外流
C.水资源匮乏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2019-08-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自然地理分异、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均衡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现象长期存在。根据《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07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1%。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外流,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以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问题日趋严峻,一些村落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下图示意1978-2017年我国农村人口部分数据的变化,其中农村人口外流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



(1)概括我国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特点。
(2)从农村的角度,说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对农村的消极影响。
(4)在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2020-07-20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叙利亚原来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现在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2011年战争以来,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材料二: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三: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1)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的影响。
(3)分析我国“留守小孩”、“ 留守家庭”现象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9-09-0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2017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流入和流出的比重表,完成下列要求。

(1)据表指出我国人口空间流动的流向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简述农村劳动力迁入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
6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3)从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7 . 随着京沪严控“大城市病”等原因,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下表为2017年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人口总量及增长率情况。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四城市
A.上海人口减少最多B.北京人口减少最少
C.广州人口增加最慢D.深圳人口增加最快
2.京沪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呈负增长B.落后产业淘汰迁出
C.城市环境质量较差D.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3.人口减少将会使得北京市
A.加速城市经济增长B.加速高端人才迁出
C.加剧人口老龄化速度D.加剧创业环境恶化
8 . 读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亚洲迁往欧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B.地形C.政策D.经济
3.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       )
A.总人口数量下降B.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C.增加入口合理容量D.家庭人口规模减小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人。截至2018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情况图。



(1)说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原因。
(2)针对数量较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简述中西部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3)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