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下表为绿色发展维度及衡量指标。

维度衡量指标(指标属性:+为正相关-为负相关)
绿色生产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系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绿色生活农村用电情况(-)、农村住房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程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绿色生态水资源占有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造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材料二江苏2017年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态空间分布图。

(1)比较苏南、苏北地区绿色生态水平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3)简述从发展绿色生产角度提高苏北地区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52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5月针对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2.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D.户籍管理趋严

3 .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原因。

(3)描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4 . 都市圈是研究城市间尺度的地域概念,通常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人口结构是衡量其发展态势的关键指标。下表为2010年与2020年都市圈人口年龄结构表,下图示意2020年都市圈中心外围劳动力比例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年龄结构2010年2020年
都市圈全国都市圈全国
0-14岁人口比例12.02%17.95%14.49%17.97%
l5-64岁人口比例79.49%68.55%73.54%68.50%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8.49%13.50%11.97%13.52%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市圈的年龄结构主要表现为(     
A.中间低、两端高B.人口增长潜力小
C.劳动力具有优势D.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统计发现,2010—2020年深圳都市圈中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80.7%,居全国首位,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水平高C.城镇化进程快D.出生率较低
3.一般情况下,都市圈劳动力分布呈现中心城市强于外围城市的特点,但北京、上海等都市圈却出现反常现象,推测可能是因为(     
①环境质量②住房压力③教育资源④人口惯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3-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其子女随迁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特大城市定居门槛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比例低的问题,但近年来统计发现,中等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意愿也相对偏低。下表示意各等级城市不同年龄段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状况(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0~5岁63.0575.3371.9476.2
6~11岁61.7375.7272.7176.93
12~14岁61.5971.9871.272.39
1.各等级城市流动人口中,对0~14岁的随迁子女随迁比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居住空间B.家庭收入C.入学政策D.文化观念
2.与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中等城市子女随迁比例相对偏低,主要因为(     
①与大城市相比,公共资源吸引力不足
②与大城市相比,对外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③与小城市相比,生活成本相对偏高
④与小城市相比,迁出地环境差异较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城市群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2000—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流入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流入人口的分布在城市群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三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的等级差异及其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2000—2010年(     
A.京津冀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出现明显扩散B.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流入人口总量增加
C.珠三角城市群各级城市流入人口总量不变D.三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向中心城市显著集聚
2.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流入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县市人口比例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大都市辐射②政府政策③产业基础④社会福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1-03更新 | 98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7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高度开放、经济活跃的地区,其人才、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流动性强,势必造成了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下左图为“199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下右图为“2015年等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在2000~2010年老龄化系数变化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提升B.交通事业发展C.产业结构升级D.收入增长显著
2.香港与深圳相比,人口老龄化系数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A.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香港人口流动性较弱
C.深圳人口自然增长较快D.香港生育政策较严格
2022-04-10更新 | 4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01(山东卷)

8 .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几乎没有出现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主要是因为我国(     
A.退休老人收入高B.城乡医疗差距大
C.城乡交通联系弱D.乡村环境质量差
21-22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9 . 下表为202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大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全国
人口增长幅度(%)3.4-1.74.52.64.2
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9
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0
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
1.甲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为负值的主要原因是(     
A.严格的生育政策B.就业机会少C.生态环境恶劣D.人口数量少
2.乙、丙、丁三地中,(     
A.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矿产资源制约丁地的发展D.丙丁两地向乙地流入人口多
3.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三大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率B.经济发展水平C.运输网密度D.城市分布状况
2021-09-23更新 | 70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试题(选择部分)

10 .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A.交通运输业B.制造业C.生产性服务业D.生活性服务业
3.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几乎没有出现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主要是因为我国(     
A.退休老人收入高B.城乡医疗差距大C.城乡交通联系弱D.乡村环境质量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