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内江位于成渝椭圆形城市群中心位置(如图),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建成,内江逐步进入成都和重庆半小时都市圈范围。近1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内江城区出现人口流失现象,影响了内江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江城区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周边省区D.成都与重庆
2.为有效减少人口流失的影响,内江市重点采取的措施(     
A.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通达度B.立足本市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C.主动对接大城市辐射,调整产业结构D.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2024-02-06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总量充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优化、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如图为成都市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总量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本地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

1.表中数据表明,成都市(     
A.户籍人口超过2000万B.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增速慢
C.0-14岁人口数量增加D.15-59岁人口比重显著增加
2.十年来,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冬暖夏凉,气候较为舒适B.旅游资源丰富,吸引游客
C.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D.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独特
3.实现成都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A.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B.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人口均匀分布
C.全面放开户籍管理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D.鼓励人口大量迁出,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024-01-27更新 | 43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3_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地理试卷

3 . 在人口老龄化和流动迁移活跃的双重推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异地养老与家属随迁是两类典型的老年人口流动原因。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原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家属随迁是指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流入子女家庭所在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高于家属随迁的老年群体,其主要取决于(     
①思想观念②医疗条件③经济收入④人口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为提升老年人在迁入城市的居留意愿,建议(     
A.推动不同城市之间养老服务联动
B.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创业机会
C.禁止用社会资金发展养老产业
D.全面放开老年群体落户条件
2024-01-27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2015-2020年我国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之间人口迁移的百分比。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③地区,最可能表示我国(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图中箭头A近年来呈增高趋势,该现象会提高西部地区的(     
A.矿产资源储量B.老年人口比重C.对外开放程度D.逆城市化水平
2024-01-26更新 | 326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5 . 地理通道是一定的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山区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示意主要客家县。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C.战乱频发D.资源丰富
2.在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山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B.气候C.水资源D.土地资源
3.龙川县佗城村仅有2500多人,但姓氏有140个,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交流B.人口迁移C.民族通婚D.地形阻隔
2024-01-24更新 | 622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6 .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境内的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奇特、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源得以开采利用。近10余年旅游业发展迅速。下表显示该地不同时期常住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491990200020102020
人口(万人)1.6031.2333.2049.8646.82

1.该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B.农业土地开垦C.生态环境改善D.矿产资源开发
2.该地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为(     
A.单核集中B.均匀分布C.多点集聚D.带状分布
3.旅游业发展对该地人口特征的影响包括(     
①常住人口快速增加②流动人口规模扩大
③男女性别比达到平衡④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1-23更新 | 111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收心考地理试卷

7 . Z村位于成都新津区北部,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2018年以来,该村盘活了闲置多年的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打造了“互联网+共享农庄+体验农场”为特征的新模式,从一个“空心村”变成“共享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Z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B.人口外出打工C.自然灾害频繁D.生育意愿下降
2.Z村从“空心村”变成“共享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政策支持C.运营模式D.基础设施
3.Z村变为“共享村”,可以(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农民收入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降低生活成本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1-22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移民迁入初期,往往根据语言与来源地聚族而居。根据语言特点,海南岛划分了6个语言分区,不同分区间文化差异显著。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右图),其内以少数民族为主,多以早作种植为主,兼有山林放牧,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左图)。

(1)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海南岛形成多个语言分区的原因。
(2)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的原因。
(3)蕃话区聚落内梯田与山林相间分布,说明这种分布方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4-01-21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10 . 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十余年呈减少态势,但人口向大都市圈尤其是首都圈持续集中。下图分别示意1920~2045年(含预测)东京首都圈分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变化和老年人口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东京都、周边四县和近邻三县三圈层老年人口占比大小的关系是(     
A.近邻三县>周边四县>东京都B.周边四县>近邻三县>东京都
C.周边四县>东京都>近邻三县D.东京都>近邻三县>周边四县
2.人口向首都圈持续集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社会文化C.地理位置D.政治经济
3.2020年后首都圈各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均下降的根源是(     
A.产业化和城市化B.年轻人婚恋生育观的改变
C.少子化和长寿化D.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
2024-01-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