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人口持续净流出三年以上称为人口收缩。不同尺度下区域人口流动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地级行政区为尺度,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小,占黄土高原地级行政区的22%;但从县级行政区尺度上看,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大,占黄土高原县级行政区的3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收缩的地级行政区总面积远小于收缩的县级行政区总面积,反映出大量人口由黄土高原内(     
A.欠发达县域迁往相对发达县域B.各县域迁往地级行政区中心
C.地级行政区中心回流到各县域D.各县域迁往黄土高原外的发达地区
2.黄土高原人口收缩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①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②缓解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现象③增加区域间的交通压力④提高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利用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要改善黄土高原人口收缩现象,关键在于(     
A.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B.壮大乡镇集体经济整体实力
C.有序推动小城市土地扩张D.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治理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双湖县一半以上面积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草场加速退化,人畜与野生动物矛盾凸显。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政府决定进行生态搬迁,鼓励双湖县居民分批次向南搬迁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森布日村安置点,并培育特色产业引导牧民转移就业。下图示意森布日安置,点地理环境。



(1)推测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原因。
(2)分析森布日村作为接纳生态搬迁安置点的有利条件。
(3)从生态和经济发展角度,简述双湖县生态搬迁的积极意义。
2022-12-08更新 | 89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3 . 高技能人才主要指大专学历或以上的劳动人口。高技能人才的迁入能显著提高地方创新产出水平。下图为1995—2015年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高技能人才迁入迁出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一2005年,三个省级行政区整体上高技能人才(     
A.迁入几乎没有变化B.迁入人口逐年上升
C.迁出明显少于迁入D.迁出迁入比值上升
2.图中2005年后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这些省级行政区(     
A.城市生活成本增加B.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C.生态建设投入增加D.缺少优惠政策扶持
3.高技术人才迁入能显著提升迁入地的创新水平,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增多B.提高了生产效率C.参与当地的教育D.促进知识的共享
2022-12-04更新 | 5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与社会交织的过程,核心是“人”。城镇化的“化”除了有过程的含义之外,还有“消化”流动人口、“转化”户籍人口和“化解”城市治理难题等意。老龄化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缺口使大城市纷纷出台“抢人”政策,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2010~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
②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
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始终大于户籍人口
④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持续加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有利于缩小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的措施中,影响最小的是(     
A.增加城市供水B.增加医疗和教育资源
C.扩大城市绿地D.加强住房和交通建设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实施,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已经呈现出自身的特征。下表为1982—2020年重庆市及各区域人口总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总人口100818113368126583133972141178
重庆市人口27062887305128853205
主都市区15281635176317652112
渝东北三峡岸区城镇群901952987837806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277300302284287
1.1982—2020年,重庆市全域(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B.占全国人口比重波动上升
C.人口密度不断下降D.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剧
2.2000—201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数量减少的推力因素是(     
A.自然灾害B.环境问题
C.国家政策D.经济因素

6 . 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两种形式。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居民增加到14.1亿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缩小到2.62人,“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我国家庭人口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住房面积逐渐缩小B.乡村振兴政策影响
C.人口流动日趋频繁D.异地人口落户困难
2.“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贵州B.上海C.广东D.浙江
2022-11-18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0年及2010年-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在两时间段内常住人口年均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自然因素
2.借鉴川、渝、黔三省,黑、吉、辽三省提高常住人口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A.降低生活消费水平B.降低人口准入门槛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2022-11-11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藏南河谷区作为西藏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和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区域,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迁入区。藏南河谷区的林周县白朗村原住户138户,到2019年末迁入住户157户,图6是白朗村作为迁入区前后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1)分析藏南河谷区作为迁入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2)描述白朗村在移民迁入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3)说明西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地理意义。
(4)请为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2-11-10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住房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下图示意2021年中国内地和一些国家的住房空置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内地主要城市依据综合实力的强弱划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其住房空置率从高到低为(     
A.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B.一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
C.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D.三线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2.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住房空置率最高,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均收入高
C.人口密度大D.住房空置成本低
3.解决住房空置率高的直接措施为(     
A.鼓励生育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吸引青壮年劳动者D.停止新建住宅

10 . 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值)中游地区(q值)下游地区〈q值)
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
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
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
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
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
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
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
1.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人口流入B.劳动人口流出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
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A.环境优美B.未富先老C.自然增长快.D.工资水平高
3.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
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
2022-10-27更新 | 18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