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持续流失、城市失去活力的现象。下图为黑龙江鹤岗市2001—2016年市区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6年鹤岗市区人口不断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A.出生率低B.人口老龄化C.人口外迁D.政策变化
2.鹤岗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传统产业升级
C.城市规模过大D.自然资源枯竭
2023-02-18更新 | 1173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用于衡量不同区域间人口迁移的相互作用量,可以反映人口从原地向目的地迁移的意愿程度,其大小表示人口迁移强度的大小。下图示意2015年黑龙江省省际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人口选择指数中辽宁省远大于上海市,主要原因有(     
①地域文化相同②经济发达③距离较近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黑龙江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受气候因素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江苏省
2023-02-13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我国城镇体系面临二元分化挑战——人口流出地区面临着丧失劳动力的“空洞”风险,而人口流入地区则面临着人口不断注入的“黑洞”压力。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和自然增长率象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中,近些年来人口“空洞”风险的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东莞、周口、贺州B.东莞、贺州、周口
C.周口、贺州、东莞D.周口、东莞、贺州
2.关于上海未来的“空洞”风险或“黑洞”压力风险判断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低,劳动力增加,有“黑洞”压力
B.迁入率高,劳动力增加,有“黑洞”压力
C.死亡率高,劳动力减少,有“空洞”风险
D.出生率低,劳动力减少,有“空洞”风险
3.为了缓解短期内的“空洞”风险,当地政府的做法可行的是(     
①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②招商引资,加强产业链建设
③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10更新 | 43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老龄化是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达到10%为严重老龄化。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镇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各自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A.重庆市B.上海市C.四川省D.辽宁省
2.四川省、青海省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交通便捷程度C.传统文化习俗D.地方生育政策
3.为了应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老龄化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产能力,最可行的是(     
A.延迟退休年龄B.推广终身学习C.延长劳动时间D.挖掘消费潜力

5 . 攀枝花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无霜期达300天以上,1月平均气温达13.6℃,常年花开不败。当地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做好“阳光”文章,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由2013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5万人次。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及其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吸引“候鸟老人”入攀过冬的天气特征是(     
A.少云雨,风力较强B.多云雾,气温较高
C.多晴天,风力较弱D.气温低,日照较强
2.促进当地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B.独特的气候条件
C.政府支持力度大D.经济发展水平高
3.攀枝花康养产业进一步发展需(     
A.加强通信设施建设B.搞好城市规划
C.扩大钢铁工业规模D.完善康养模式

6 . 下表示意2021年中国四省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常住人口/万人人口增量/万人自然增长率/‰65岁以上人口/%
1264860.44.58.6
9883-58.20.613.5
850528.1-1.116.2
3125-46.0-5.115.6
1.四省依次是(     
A.河南黑龙江广东江苏B.江苏广东河南黑龙江
C.广东河南江苏黑龙江D.黑龙江江苏河南广东
2.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A.甲B.乙C.丙D.丁
3.相对于甲省,丁省老龄化严重的直接原因是(     
A.生育意愿低B.经济较落后C.劳动力外流D.老人迁入量大

7 .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8年间(     
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
2.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生育政策调整C.生活成本降低D.落户政策放宽
3.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     
①城市供水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材料一:为吸引人才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越”,自2017年开始,由新一线城市发起的“人才争夺战”席卷全国,各地竞相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每年毕业季,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流动备受关注。

材料二2021年5月27日,黑龙江省发布了全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与2010年六普数据相比,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64639万,省会哈尔滨减少63万,外泥人口中高校毕业生比重明显高于流入人口。请根据相料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代表经济发展指数城市舒适性指数人才政策指数
一线城市代表深圳1.02.00
新一线城市代表武汉0.60.50.6
二线城市代表哈尔滨0.10.30.45
三线城市代表海口00.40
五线城市代表拉萨00.30

1.武汉成为“人才争夺战”发起者的优势条件(     
A.武汉与一线城市相比,生活成本高,城市性价比高,城市竞争力强
B.武汉比深圳人才需求量大,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
C.武汉兼具城市强经济水平和城市舒适性两个最优点
D.武汉在人才政策上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流动特点(     
A.新一线城市毕业生同级流动比例最低
B.向最高等级城市流动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中最突出
C.三线城市毕业生以向新一线城市流动特征不明显
D.一线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比例随城市等级降低而增加
3.哈尔滨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的最快见效的措施(     
A.增加教育投入打造教育高地B.减少城市宣传报道,避免人们知道城市人才流失
C.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才待遇,以稳定居民量D.合理规划城市,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2023-01-1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高考研究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地理试题

9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     
A.人口年龄中位数偏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C.农村60岁以上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D.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2.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一直高于城镇,说明我国(     
A.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B.农村环境质量好,适合养老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3.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积极发展养老产业B.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C.实行延迟退休制度D.提高社区老年服务水平

10 . 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共同决定了人口数量增减和空间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当前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而人口迁移因素则成为影响人口形势的关键原因。下图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净迁移量居前十的省(市)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人口净迁移量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说明(     
A.粤北、粤西产业集聚B.广州、深圳经济活力强
C.高端服务业不断升级D.广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辽宁省跻身于人口净迁移省份前十位,得益于(     
A.农业资源得到开发B.环境污染得到治理
C.高速铁路密度加大D.产业转型效果显著
2023-01-10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