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2.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2023-07-15更新 | 84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B.II
C.IIID.IV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2022-03-10更新 | 9845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3-03-04更新 | 1733次组卷 | 14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经济发展迅速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05更新 | 1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     
A.穗深人口迁入2013年达最大值B.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
C.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持续上升D.2015-2016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
2.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城市职能转变B.加重城市社会负担
C.导致城市发展停滞D.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2021-02-26更新 | 4224次组卷 | 58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沧源县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下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

(1)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2)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很多乡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乡村振兴,分析拱弄村不适合采取此措施的原因。

7 . 我国县级行政区有市辖区、近郊区、县级市和县域四种类型。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部分县级行政区出现人口收缩(人口流失乃至局部空心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收缩型县级行政区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类县级行政区收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的(     
A.经济水平发展差异B.人口数量增长不均
C.生态环境质量不同D.文化教育发展失衡
2.人口显著收缩的县级行政区将会出现(     
A.城市化水平下降B.人口出生率减小
C.老龄化比例降低D.劳动年龄人口增加
3.辽宁省鞍山市是显著的人口收缩型城市,为应对人口收缩问题该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引进人才B.拓展城区面积C.优化产业结构D.提升农业占比
2023-01-09更新 | 1086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图为与2010年相比,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说明(     
A.地级市常住人口减少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少D.人口迁移率空间差异显著
2.与2010年相比,柳州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该城市(     
A.营造美丽风景,壮大旅游业B.发挥交通优势,促产业发展
C.位于西部,借力西部大开发D.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大

9 . “过早去工业化”是指在人均收入水平低、没有完成工业化并实现现代化的情形下出现的去工业化现象。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36.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1.2%,“过早去工业化”特征较为显著,同时出现了工业结构越高端、人口流出越多,而服务业占比提升越快、人口流出越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后出现人口流出增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技术导向型工业所需劳动力少B.东部地区就业吸引力增强
C.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偏大D.生活成本上升
2.“过早去工业化”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西部地区(     
A.城镇化进程加快B.老龄化程度加剧C.人口外流加剧D.城乡融合加速
3.中国应避免“过早去工业化”,其原因有(     
①没有工业就没有第三产业②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中国尚未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④中国目前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2023年春运2月25日结束,春运工作专班数字显示,40天的时间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5.95亿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50.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人口流动D.省际人口迁移
2.关于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023-03-01更新 | 69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