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1 . 迁出强度指数,是利用互联网服务请求的数量,通过算法测算各城市人口流往其他城市的情况。迁出强度指数并不是实际迁出人数,但也是判断人们就地过年情况的主要依据。下图示意我国农历戊戌年(2018.02.16—2019.02.04)、己亥年(2019.02.05—2020.01.24)和庚子年(2020.01.25-2021.02.11)腊月某城市相同时段人口迁出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戊戌年图示时段内人口迁出数量逐日增加
B.己亥年每日人口迁出强度均大于另外两年
C.庚子年我国总人口相较于前两年大幅减少
D.腊月初九开始己亥年迁出强度指数都最大
2.导致图示时段庚子年人口迁出强度指数相较于前两年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春节民俗发生变化B.政府政策大力调控
C.回家过年意向下降D.铁路交通运力下降
3.推测图示时段下列区域迁出强度指数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2023-12-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2题及变式题

2 .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流动活跃度(实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流动强度(虚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1.甲乙丙丁为该县的四个县域功能区,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偏远山区B.乙——主城近郊区
C.丙——主城远郊区D.丁——主城区
2.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西部显著低于东部,可能是西部(     
A.自然灾害较多B.工业发达C.教育医疗设施差D.人均耕地多
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

3 . 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迁移具有多次流动的特征。表反映2017年我国人口流动抽样调查中流动频次最高的人口流向及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首次流动再次流动(距首次流动10年内)
个体流动占75.81%;家庭流动占24.19%个体流动占25.68%;家庭流动占74.32%
安徽(六安、阜阳、淮南)→上海
重庆、湖南(邵阳、衡阳)→广州、深圳
苏州、南京→上海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1.与首次流动相比,再次流动(     
A.以个体为主B.流入地与流出地空间距离更近
C.人口更年轻D.流入地与流出地经济水平差异更大
2.为吸引并留住人口,人口再次流动的流入城市应(     
①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
②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6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2题及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川渝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该地区人口主要流入地为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近年,川渝地区部分原迁出人口出现回流趋势。


   
(1)描述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人口回流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读1935~2010年我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视频讲解下列时间段我国人口重心平均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1935~1964年B.1964~1982年C.1990~2000年D.2000~2010年
2.1982~1990年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东南,矿产资源的开发B.东南,改革开放的政策
C.西南,矿产资源的开发D.西南,改革开放的政策
2023-09-27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2题及变式题

6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3-03-04更新 | 1733次组卷 | 144卷引用:2020版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检测人口的变化

7 . 研究城市带内各城市间的经济、人口联系,对于规划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下图示意2007年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经济联系和城市带内部分区域人口流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城市对比,安庆、滁州、巢湖三市和合肥经济联系量规模较大的原因是(     
①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②经济互补性强③地理位置邻近且交通便捷④防洪、抗旱等压力较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皖江城市带内人口流动对铜陵的主要影响是(     
A.形成国内高科技产业中心B.增加当地劳动力数量
C.导致城市化进程放慢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1-09-0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月月考(期末)文科地理试题

8 . 净流入人口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净流入人口占比=净流入人口/常住人口×100%,下图为2019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市常住人口和净流入人口占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数码代表深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人口大量净流入使城市①(     
A.环境人口容量明显下降B.老龄人口比重下降
C.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D.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9 . 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提出,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户籍人口B.增加入才储备
C.解决学生就业D.提高城市知名度
2.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     
①增加城市创新活力                 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上海市此举对下列产业影响较大的是(     
A.旅游业B.普通制造业C.高新技术产业D.康养产业
2021-02-06更新 | 149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二中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卷文综地理试题

10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重心变化。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因为其(     )
A.经济实力雄厚B.地理位置居中
C.人口数量超大D.交通网络发达
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2020-09-02更新 | 19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版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检测人口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