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省区地域大小D.自然环境质量
2.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A.环境相似性B.要素综合性C.条件复杂性D.地域邻近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常住人口指在某一地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户籍人口指户籍在某一地区的人。某市位于黄海之滨,南邻长江,常驻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高速发展。2021年常驻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下图为该市按户籍人口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0-2019年,该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持续减少D.持续增加
2.几年来,该市常驻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户籍人口的原因是(     
A.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B.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
C.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D.乡村振兴加快,务工人员回流
2023-01-10更新 | 2685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2022-12-21更新 | 1405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农民工选择返乡对个人、家庭和农村的有利影响。
2022-12-03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两代人之间人数相等。下图示意某国1965~2015年人口数量、总和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国1980~1990年期间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战争难民外迁
C.自然灾害频发D.技术人员流失
2.该国(     
A.位于欧洲西部B.城市化水平较高
C.工业基础薄弱D.人口老龄化严重

6 .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与社会交织的过程,核心是“人”。城镇化的“化”除了有过程的含义之外,还有“消化”流动人口、“转化”户籍人口和“化解”城市治理难题等意。老龄化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缺口使大城市纷纷出台“抢人”政策,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2010~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
②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
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始终大于户籍人口
④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持续加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有利于缩小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的措施中,影响最小的是(     
A.增加城市供水B.增加医疗和教育资源
C.扩大城市绿地D.加强住房和交通建设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实施,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已经呈现出自身的特征。下表为1982—2020年重庆市及各区域人口总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总人口100818113368126583133972141178
重庆市人口27062887305128853205
主都市区15281635176317652112
渝东北三峡岸区城镇群901952987837806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277300302284287
1.1982—2020年,重庆市全域(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B.占全国人口比重波动上升
C.人口密度不断下降D.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剧
2.2000—201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数量减少的推力因素是(     
A.自然灾害B.环境问题
C.国家政策D.经济因素

8 .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读河南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     
A.分布趋向集中B.容量不断扩大C.外迁现象严重D.老龄化有缓解
2.该变化趋势对河南省各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①农业逐渐衰落②工业化水平提高③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编制依据的是行政区(     
A.经济水平B.语言习惯C.方位特征D.民族状况
2.统计某行政区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不能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     
A.性别结构B.自然增长率C.迁移流动D.老龄化水平

10 . 人口分布及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家领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配置、产业优化布局等,也受国家人口与经济宏观政策所调控。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减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但以“圣彼得堡—图瓦”线为分界线的人口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下图示意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增减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资源分布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
2.2010~2017年俄罗斯西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该地气候恶劣B.该地产业结构调整
C.周边资源开发D.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3.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     
①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②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③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   ④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