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由于不同地区人口基数不同,研究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态势,往往需要统计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幅度两个指标。下表示广东、山东、黑龙江和西藏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2020年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幅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增量/万人64.592170573-646
人口增幅/%21.520.85.99-16.9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广东、山东、黑龙江、西藏B.山东、广东、西藏、黑龙江
C.黑龙江、广东、山东、西藏D.西藏、广东、山东、黑龙江
2.甲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幅度大的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流动人口多C.人口基数小D.环境容量大
3.丁省级行政区应对人口变化的主要措施有(     
A.发展旅游业,促进人口迁入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出生率D.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城镇化率

2 .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已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并且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已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图为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时间与子女随迁概率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新、老两代流动人口迁移的共同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经济C.子女教育D.文化
2.总体上新生代流动人口较老一代流动人口(     
A.子女随迁概率高B.子女随迁概率低
C.子女中留守儿童数量更多D.子女中留守儿童数量更少
2022-08-14更新 | 55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89次组卷 | 55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530次组卷 | 75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06-09更新 | 16595次组卷 | 5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极化效应,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差距,条件好、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自身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遏制落后地区的发展,使之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处境也就日益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极化效应的表现主要有(     
①中小城市产业准入提高②大城市人才吸引持续增强③城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乡村地区劳动力频繁流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极化效应影响下,城乡人口发展特征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下降B.乡村地区出生率上升
C.乡村人口老龄化加重D.城市人口流动率下降

7 .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与西部省份相比,江苏省人口密度较大,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差异C.交通条件D.经济水平

8 .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其实际范围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掎玉县等。1950年起,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逐步向外延伸至卫星城、远郊区,促使不同圈层的人口发生变动。下图示意1955~2005年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五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的主要目的是(     
A.疏解中心城的城市职能B.增加卫星城的就业机会
C.提高远郊区的环境质量D.促进都市圈逆城市化进程
2.上图中,与1995~200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流动状况最相符的是( )

A.AB.BC.CD.D
2022-04-02更新 | 2925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石泉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以来,随着避灾和脱贫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大量农民向城镇和川道聚集,形成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异地移民搬迁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但是也面临新的问题。对此,石泉县通过建设新社区工厂,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不但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而且工厂年产值达5亿多元,有力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泉县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①受人口素质影响,侧重从事低端服务业②地形以山地为主,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③受环保政策限制,工业产业发展受限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大量人口外出打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石泉县农民易地移民搬迁后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     
A.生活成本增加B.建设资金短缺C.教育水平落后D.就近就业困难
3.石泉县发展新社区工厂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帮助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②培养农民成为科技人才
③增加当地农村教育经费投入④有效缓解农村留守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B.II
C.IIID.IV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2022-03-10更新 | 10009次组卷 | 57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