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在这些地方人口的大量流出反而推动了当地留守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进而提高了当地的城情化水平。有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之为“生活城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些农村地区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B.经济C.气候D.教育
2.推测这种“生活城镇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当地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多B.当地农村社会福利低
C.当地农村收入低D.当地城镇住房条件好
2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但是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5亿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如果挤掉水分,我国只有44.4%的城镇化率。数据显示,至202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位居前茅。表为中国部分省份城镇化率。下图为江苏省各市城镇化率。

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
上海2489.4389.30%
北京2188.687.50%
天津137384.88%
广东1268474.63%
江苏8505.473.94%
辽宁4229.472.81%
浙江654072.70%
重庆3212.4370.32%
福建418769.70%
内蒙古240068.21%
宁夏72566.04%
黑龙江312565.70%
湖北583064.09%
山东10169.9963.94%
陕西395463.63%
山西3480.4863.42%
吉林2375.3763.36%
江西4517.461.46%
河北744861.14%
青海59461.02%
海南1020.4660.97%
湖南662259.71%

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任务艰巨。有人用“身在城市,脚在农村”来形容当今我国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我国须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23年扬州发展重点工作时指出,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篇章的重要章节,持续高品质锻造“三都”品牌,其中一都就是“世界运河之都”,架构“古城带动、江河湖联动”的城市格局,深化“运河十二景”及长江相关代表性景观建设,深度推进文旅融合。

(1)结合材料一,概括江苏城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从地理角度解释何为“身在城市,脚在农村”。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扬州旅游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23-04-27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为2005年—2017年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老龄化率分别是(     
A.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全国平均
B.户籍人口、全国平均、常住人口
C.全国平均、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D.全国平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2.推测导致2014﹣2015年曲线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行政区划变动B.生育政策调整
C.流动人口变化D.生态环境优化
2024-01-19更新 | 251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开启,至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下表示意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比较(不含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人口普查/
统计项目
总人口
数量(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
数量(万人)
人户分离人口
(万人)
第六次1339721776526138
第七次1411782640249276

1.根据以上信息,推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     
A.人口增长率持续增加B.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大C.性别比例失衡减缓D.人口素质提升缓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较多的是(     
A.浙江B.新疆C.北京D.贵州
2023-04-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系数越大代表人口分布越集中。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动态变化,且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省份,省会城市相比其他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优势要明显弱于欠发达省份。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与省会人口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2000—2020年我国(     
A.城市人口数量激增B.省会人口增长只集中在东部省区
C.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化D.省会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增强
2.下列地区中,目前省会城市人口增速最快的最可能是(     
A.川渝地区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京津冀地区
3.大多数省会城市吸引人口数量较多的主要行业是(     
A.行政管理B.农副产品加工C.旅游与餐饮业D.高端产品制造业
2023-04-12更新 | 78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出现分离现象,这样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上海市近10年来平均终身迁移人口雷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上海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安徽、江苏、浙江B.安徽、四川、江西
C.河南、江苏、浙江D.山东、河南、江西
2.与浙江省相比,江苏省迁住上海市终身迁移人口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通达度高B.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C.人口密度较高D.地理位置较近
3.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上海市,对上海市的负面影响是(     
A.缓解当地住房紧张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C.降低了城市化水平D.增加城市环境压力

7 . 夜间灯光可大致反映某地区人口分布状况,下图示意波斯湾地区(气候干旱,石油资源丰富)夜间灯光分布状况,该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主要迁入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波斯湾地区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矿产D.交通
2.推测波斯湾地区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     
A.南亚、中东B.北美、西欧C.东亚、南美D.南非、澳大利亚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用近60年时间完成了城市化,并跃居世界各经济体前列。三大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图、名古屋都市圈)在日本27.2%的国土面积上,集聚了55%以上的人口,创造了日本全国60%以上的GDP。下图分别示意1920—201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和1950—2005年日本三大都市图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状况。



(1)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市化的进程特点。
(2)分析自1950年始,日本三大都市圈一直成为人口净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3)推测日本三大都市圈人口、产业高度集聚带来的城市问题。

9 .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B.女性比例降低C.青壮年比例降低D.村中心人口减少
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土地利用率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

材料二: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西安市“抢人”战绩不俗:仅2018年1~3月,西安市累计新迁入人口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有的网友直言不看好西安,认为京沪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

材料三:2018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
地区构成
流出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
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
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
江苏6.4%、北京6.6%、福建5.1%、
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
构成
乡村75.6%22.8%
城镇24.4%77.2%
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26139万人
(1)据材料三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你若作为一名想去西安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请说出理由反驳网友来说服自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