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随着我国产业和人口进入新的重构阶段,人口回流成为新常态,其中县城和乡镇是城市人口回流的主要目的地,主要以“创业回流”“购房回流”类型为主。近年来,武汉市周边市、县人口回流现象明显。下图示意武汉市与周边市、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县城和乡镇是城市人口回流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因为县城和乡镇(     
①就业机会多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生活成本低       ④行业门槛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图示区域出现人口回流,其最可能先大规模回流至(     
A.汉川B.黄冈C.潜江D.武汉
3.人口回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是(     
A.缓解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B.缓解武汉劳动力不足问题
C.有利于县城产业结构调整D.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差距
2023-12-06更新 | 49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2 . “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了65.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受到多方关注。读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落户限制B.人口出生率高C.城镇房价上涨D.农村土地减少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B.城市环境改善C.乡村经济衰退D.乡村土地减少

3 . 我国城市人口迁移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户籍净迁入和非户籍净迁入的高值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下表为2011—2017年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迁移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非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流动人口落户率/%
京津冀46.17189.362.86
长三角158.70104.114.30
珠三角231.3485.787.82
1.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人口净迁入高值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服务设施C.经济水平D.政府政策
2.由表可知,2011—2017年(     
A.京津冀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B.珠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高
C.长三角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D.长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低
3.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落户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非户籍净迁入人口数少B.高素质人才落户意愿低
C.累计净迁入人口总数多D.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高

4 . 我国于197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确立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20151029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5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图示意19502016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人口数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995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生育率高B.较多外籍人口迁入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D.育龄妇女人数较多
2.放开二孩政策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社会保障业已完善B.居民收入水平较低C.人们生育观念转变D.男女比例失衡严重
3.1971~2021年间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A.促进人口均衡分布B.改善我国人口结构C.调整三大产业结构D.应对人口的老龄化
2023·辽宁·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跨市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跨县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④放宽落户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0更新 | 59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9)文综地理试题

6 . 在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的背景下,2022年15个新一线城市新增人口合计109.49万人,成为人口增长的高地。下表为2022年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21年人口/万人2022年人口/万人人口增量/万人
重庆3212.433213.340.91
成都2119.22126.87.6
武汉1364.891373.99.01
天津13731363-10
西安1287.31299.5912.29
苏州1284.781291.16.32
郑州1274.21282.88.6
杭州1220.41237.617.2
东莞1053.681043.7-9.98
长沙1023.981042.0618.08
青岛1025.671034.218.54
合肥946.5963.416.9
宁波954.4961.87.4
南京942.34949.116.77
昆明850.28609.8
1.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2022年人口增量最多的四座城市均为(     
A.省级直辖市B.省级政府所在地C.交通枢纽地D.区域中心城市
2.东莞市人口增量为负值,说明该城市(     
A.低端制造业为主导B.科技研发力量不足
C.对外贸易逐渐衰减D.交通的通达度不高
3.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长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B.气候条件C.文化认知D.经济活力

7 . 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联系着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促进了地区间人口流动和产品交换。有关专家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导致受影响的县域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下降3%~5%。完成下面小题。

1.高铁导致县域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高铁缩短时空距离,优质的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聚
②高速化交通增强县域人口推力,削弱生产消费活力
③目前的高铁运输以客运为主,货运量大幅度减少
④高铁运价较高,提高县域工农业产品的运输成本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为了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的最佳服务优势,应当(     
A.不断延长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B.增加高速铁路的货物运输项目
C.合理规划高铁站点个数和位置D.逐渐减少普通列车的停靠站点
2023-09-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菁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质量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但近年来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速度有所放缓,且区域内部人口迁移状况出现分化。图示意2015~2020年西部地区各省份人口迁移情况(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判断,2015~2020年间(     
A.贵州的人口以迁入为主B.西藏比四川的迁入人数多
C.内蒙古人口总量几乎不变D.新疆人口净迁移率最高
2.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总体放缓,说明西部地区(     
A.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东部B.人口老龄化比东部严重
C.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回流D.户籍政策限制人口流动
2023-08-25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决定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其功能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一个新理念、新产业发展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经济型的新区。2010—2020年雄安新区人口年均增速1.35%,高于全国(0.53%)和河北省(0.38%)同期人口增速,但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之初相比,人口增速略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雄安新区设立之初人口增速较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之初慢的主要原因是(     
A.功能定位不同B.占地面积较小C.户籍限制较大D.经济基础较差
2.雄安新区发展过程中(     
A.家庭结构向多世代化转变B.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
C.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增加最明显D.高学历人口增加明显
2023-08-17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二)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的18%。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2021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材料二2021年3月16日,新疆昌吉市举办“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全疆同步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提供专场服务,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就业难现状。当天为求职者提供5000多个岗位。

材料三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个省市除了上海市外,另三个是东北三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部分地区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回流的意义。
(3)请分别指出上海市与东北三省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