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流动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流动方向趋于集中,省外集中于苏浙沪,省内集中于合肥。下图示意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变化特征是(     
①以跨省流动为主   ②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③以省内流动为主   ④流动人口总体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安徽省流动人口省内、省外流向趋于集中的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B.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便捷程度
C.资源能源禀赋和居民消费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空间距离
3.推测导致近年来安徽省省际流动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城乡生态环境改善C.交通基础设施完善D.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万人/年)。表中反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     
迁出国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数量30.326.722.218.014.4
迁入国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数量110.021.117.313.68.3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B.从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少区
C.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D.从气候寒冷国家向温暖国家
2021-09-28更新 | 535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最新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2%。据此分析。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照顾幼龄后代       ②进城养老       ③异地务工       ④外出旅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呈现由北向南的迁移趋势,尤其广东省迁入人口最多。主要是由于广东省(     
A.气候优越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D.地势平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
2.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20-10-08更新 | 1060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延安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1-12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9-05-29更新 | 180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7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材料分析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哪个区域打工?对荣防村社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
2018-09-16更新 | 64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左图为我国不同时期部分省际人口迁移率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右图为部分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2005~2010年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徽迁入率最高B.江西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北京人口迁入量一定比广东多D.福建人口迁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影响人口迁移原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份   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9 .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万人/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反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B.从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少区
C.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D.从气候寒冷国家向温暖国家
2.表中迁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自然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城市一体化是指两个或多个毗邻城市依托发达的基础设施,达到高度协作的过程。出行联系量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图为“工作日长三角城市日均出行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长三角城市出行联系表现为(     
A.跨省城市之间联系较少B.空间距离越近联系越多
C.沿海城市间联系最紧密D.大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
2.下列城市间最具备城市一体化基础条件的是(     
A.南京—镇江—扬州B.苏州—无锡—常州
C.南通—泰州—扬州D.绍兴—宁波—舟山
3.影响工作日长三角城市出行量的主要因素是(     
A.旅游资源数量B.商业繁荣程度
C.区域经济联系D.科教文化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