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超大城市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入地,北京市和成都市都是非户籍人口规模庞大的超大城市。某团队为研究非户籍人口定居与落户意愿,抽取了北京和成都两市非户籍人口样本。下图示意北京和成都两市非户籍人口样本定居和落户意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本次调查抽取的北京和成都非户籍人口样本来源占比最高的省份分别是(     
A.河南省,四川省B.河南省,湖北省C.河北省,四川省D.河北省,湖北省
2.导致北京与成都愿意落户比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舒适度②环境承载力③就业机会④社会福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回流城镇化是我国中部地区外出务工人口从东南沿海大城市回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城镇化现象。如图示意江西省某市回流人口定居和购房意愿。完成下面小题。

1.M、N、P代表的内容是(     
A.农村、县城、乡镇B.农村、乡镇、县城
C.乡镇、农村、县城D.乡镇、县城、农村
2.回流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沿海产业升级②亲情社会网络③基础设施完善④特色农业开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全国·模拟预测

3 . 下图为2000-2010年、2010-202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省际人口数净变动及增长率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个时间段,人口增长率变化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B.浙C.川D.吉
2.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     
A.重庆市人口外流加重B.辽宁省人口负增长
C.北京市经济活力减弱D.浙江省人口下降
2024-01-26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三文综地理试题01
4 .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
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
2024-01-07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 “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表明,城市人口净迁出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下表为2010-2020年东北地区的迁移人口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净迁移人口总量(万人)-115.49-341.31-641.21
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1~14岁15~60岁>60岁1~14岁15~60岁>60岁1~14岁15~60岁>60岁
11.33%84.28%4.39%11.84%84.88%3.28%12.31%83.93%3.75%

1.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的主导因素是(     
A.基础设施B.经济水平C.自然资源D.社会文化
2.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     
①出台人才引进政策②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③推动国有体制改革④扩大制造业生产规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年份
方式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
跨市
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
跨县
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023-11-28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的信息拆解-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7 .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如图所示图1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图2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六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     
A.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B.老年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少年儿童的数量有所减少D.劳动力人口比重有所增加
2.与六普相比,七普时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是(     
A.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增加,振兴东北措施的实施
B.中部地区人口占比减少,产业结构向西部转移
C.西部地区人口略有增加,扶贫攻坚措施的实施
D.东部地区人口明显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3.针对我国七普人口的变化特点,我国需要进一步(     
A.关注失业人口B.限制人口流动
C.增加养老投入D.推进逆城市化
8 . 不属于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的是(     
A.增长速度缓慢B.人口结构不合理
C.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D.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9 .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     
A.水土流失B.地震
C.洪涝灾害D.大型工程建设
22-23高一下·辽宁·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10 . 埃塞俄比亚人口约1.2亿人,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几年,埃塞俄比亚面临干旱、洪水、国内冲突等问题。2019年,埃塞俄比亚流向全球的移民人数达到87万多人。下图示意2019年埃塞俄比亚移民群体的主要分布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丹、南苏丹、索马里等东非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移民迁入地,可能原因是(       
A.教育发达B.距离近
C.气候适宜D.工资水平高
2.埃塞俄比亚人口迁往欧美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城镇化进程B.缓解粮食短缺
C.增加外汇支出D.加剧人口老龄化
2023-06-13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1讲 人口迁移(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