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藏族同胞为适应当地环境,设计了藏族特色服装—藏袍。藏袍具有易穿脱、防寒保暖又抗热的特点。图1为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图,图2为藏袍服饰图,下表为西藏自治区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表。

年份流动总量(万)区内流动跨省流入
流动数量(万)流动率流动数量(万)流动率
200021.3810.54.0110.874.15
202089.2248.5113.3040.7111.16

注:人口流动率=流动人口/总人口

(1)西藏地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波段。
(2)藏袍的独特设计,是因为西藏地区白天大气削弱作用____(填:强或弱),夜间大气保温作用____(填:强或弱),昼夜温差大。
(3)西藏自治区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
(4)说明人口流动率变化对西藏自治区的有利影响。
2023-02-09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图。广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迁入率高D.人口迁入率低

3 . 研究表明,在考虑住房支出和生活支出后,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的工资水平仍然具有竞争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超大城市持续较高的房价对流动人口住房支出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     
①以租房为主②购房年限较早③租房选择较灵活④居住场所距工作地较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从工资水平和必要开支等角度看,提高对流动人口吸引力的合理措施是(     
A.超大城市完善社会保障B.特大城市丰富商品供给
C.大城市完善公租房供应D.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
2023-02-05更新 | 482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地理事象过程示意图,若(     
A.该图为水循环示意图的局部,甲代表海洋,则f为降水
B.该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则此过程可缓解甲地人地矛盾
C.该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则甲地区对水资源需求量小
D.图中F为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重熔作用,则乙为岩浆岩
2023-02-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文)

5 . 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为目的的迁移——“生活方式型移民”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口流动类型。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最可能成为我国“生活方式型移民”迁入地的是(     
A.兰州B.上海C.拉萨D.三亚
2.下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B.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C.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同D.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2023-01-1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月份学业质量校内调研地理试题

6 .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境内多山,目前为东南亚第三人口大国。越南长期实行向北部边境地区移民的政策。2001年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越南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图示意越南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越南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为(     
A.地形B.气候C.产业分布D.海陆位置
2.导致越南北部边境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开发B.经济发达C.政策支持D.交通便利
3.近年来越南外商直接投资呈显著增长,其投资主要集中在(     
A.采掘业B.加工制造业C.旅游业D.金融服务业

7 . 2019年越南人口普查总数为9621万人,全球排名第15位,也是东南亚第三人口大国。下图分别为2000——2019年越南和河内市人口总量及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9年间,越南(     
A.全国的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B.河内市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
C.全国的人口增长势头加快D.河内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2008年河内市人口增长率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惯性B.环境改善C.区划调整D.经济发展
8 . 读图,以下两幅图反映出(     
A.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B.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虽有不同,但方向一致
C.区域间流动的要素对区域发展有影响,但不会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D.区域间流动的要素不存在种类、方向、强度的变化

9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持续提高,已经达到了41.7岁,40岁以上的农民工已经超过50%。完成下面小题。

     农民工年龄构成(单位:%)

年龄组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16~20岁2.62.42.01.61.6
21~30岁27.325.223.121.119.6
31~40岁22.524.525.526.727.0
41~50岁26.325.524.824.224.5
50岁以上21.322.424.626.427.3

1.农民工年龄持续提高的现象主要影响的工业部门是(     
A.新能源产业B.加工制造业C.餐饮旅游业D.半导体产业
2.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在产业发展中应该注意(     
A.增加技术投入,加快产业升级B.全面推行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力
C.吸引外籍劳工,以缓解用工荒D.放开计划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
2022-12-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试12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动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值,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图为2010~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示意图。

(1)据图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反映的主要问题。
(2)推测人口流动现象对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针对以上现象,概括大城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