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我国城市人口迁移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户籍净迁入和非户籍净迁入的高值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下表为2011—2017年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迁移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非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流动人口落户率/%
京津冀46.17189.362.86
长三角158.70104.114.30
珠三角231.3485.787.82
1.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人口净迁入高值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服务设施C.经济水平D.政府政策
2.由表可知,2011—2017年(     
A.京津冀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B.珠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高
C.长三角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D.长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低
3.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落户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非户籍净迁入人口数少B.高素质人才落户意愿低
C.累计净迁入人口总数多D.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高

2 . 七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图为“六普和七普31个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六普和七普人口数量变化量均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闽B.沪C.京D.粤
2.导致该省六普和七普人口数量变化量均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生态C.交通D.政策
3.外来人口流入对该省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土地开发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劳力结构D.缩小区域差异
2023-11-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我国目前有中西部向东部沿海的人口流动将导致(     
A.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推进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2023-11-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先秦至西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西晋末年,遭遇战乱,大量人口逃离洛阳、长安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大举南迁至长江流域。据统计,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北方下降至30%。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实行了移民屯田的政策,大量人口迁往云贵川地区,自此人口由东向西迁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人口分布格局。图为我国高铁网和人口分布格局示意图。


(1)先秦至西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主要原因。
(2)说明西晋之后的人口迁移对南北方的影响。
(3)指出胡焕庸地理界线两侧高铁网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5 .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增加。下表示意广东、浙江、西藏和黑龙江四个省份2010-2020年人口流动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流入人口(万人)流入率(%)流出人口(万人)流出率(%)净流入人口(万人)净流入率(%)
812.432.9080.660.492731.772.41
32.281.28137.875.68-105.59-4.40
436.253.3450.830.25385.423.09
24.175.658.241.9315.933.72
1.表格中代表黑龙江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导致表格中四个省份人口流动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发展B.气候条件C.生态环境D.医疗水平
2023-10-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睡城”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相对集中,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配套,如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上班。河北省与北京相邻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着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工作,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居住,两地通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地区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     
A.承接北京产业转移B.交通联系紧密C.分担北京住房压力D.区域发展策略
2.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地区邻近京津的地理位置会(     
A.缩小北京城市辐射范围B.形成环北京高水平经济带
C.促进京津人才流入当地D.增强京津部分资源供给力
3.该地区新建城区在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测(     
A.该地区形成城市体系B.该地区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C.北京人口规模大幅缩小D.北京城区的产业外迁明显

7 .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A.我国的太原、上海B.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我国的西安、澳大利亚悉尼
2.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B.干支流交汇处C.河口D.山麓冲积扇
3.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城市是(     
A.上海B.桂林C.黄山D.张家界
4.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B.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C.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
D.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
2023-10-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黑龙江伊春市是林业为主的城市,人口常住人口只有114万,且近年来人口外迁较多。目前,伊春市经过综合研究,决定撤销15个市辖区,新设8个县级行政区。下表是行政区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原行政区划
(17个)
伊春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新青区、红星区、五营区、带岭区、南岔区、乌马河区、
美溪区、翠峦区、友好区、上甘岭区、金山屯区、西林区、铁力市、嘉萌县
新行政区划(8个) 伊美区、乌翠区、友好区、金林区、汤旺县、丰林县、南岔县、大箐山县
1.伊春市把行政区数量减少的主要出发点是(     
A.扩大城镇管理范围B.提高城镇行政等级
C.降低城镇运营成本D.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2.最适合借鉴伊春市区划调整模式的是(     
A.浙江杭州B.甘肃玉门C.广东深圳D.河南郑州

9 . 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空间转型,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某村落邻里空间演变过程,21世纪以来,凭借古建筑村落及生态文化,该村发展起了旅游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邻里空间演变情况推断,该村落类型最可能为(     
A.城市近郊型B.边远山区型C.搬迁撤并型D.特色保护型
2.推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表现为(     
A.人口增加B.先增加再减少C.人口减少D.先减少再增加
3.随着城镇化发展,该村(     
A.生产空间面积增加B.功能区趋向集中
C.文化空间稳定不变D.农业空间景观化
2023-09-27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猜题卷(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2011日,法国总人口达到6706万,较上一年数据增加了0.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数创1946年以来新低。总人口中,移民人口约为650万,占全部社会人口的9.7%,其中70万人为在法国出生的外籍移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葡萄牙为法国移民的主要来源国。


(1)简述法国吸收外国移民迁入的主要原因。
(2)简述移民对法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3-09-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