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问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B.女性比例降低
C.青壮年比例降低D.村中心人口减少
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万人,全国排名第11位,与“六普”相比,人口增加410.02万人,增长8.91%。下图示意该区与“六普”相比,“七普”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1)指出十年间该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
(2)推测百色市人口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
(3)说明南宁市吸引人口迁入的有利条件。

3 .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省份和直辖市发展潜力。其中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灰色气泡表示人口规模较大居全国前列,但老龄化现象却较突出,城镇化率并不高(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灰色气泡表示的省市老龄化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B.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部沿海省份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东部沿海省份D.老年人寿命更长于东部沿海省份
2.推测空心气泡表示的省区2017年人口转为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劳动力需求增多C.城市消费成本日益增长D.生存压力大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重新回到家乡,家乡政府的安置措施不合理的是(     
A.改善当地环境,吸引民工返乡B.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
C.开垦大量荒坡草地,增加耕地面积D.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后,在县城和地级市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部人口跨区域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形成多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城市群。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推测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的素质结构特点。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主要回流方向既不是地级市也不是村镇,而是县城。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简述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2022-05-06更新 | 34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3练 江西省

5 . 下图为某市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普查次数


人口数量
第五次普查(2000年)第六次普查(2010年)第七次普查(2020年)
户籍人口(万人)785.5913.3983.1
常住人口(万人)739.7836.8897.0
城镇人口(常住)(万人)151.8314.2451.5

(注:户籍人口是指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

1.根据人口普查情况推测该市最可能是(     
A.四川成都B.甘肃酒泉C.江西赣州D.浙江温州
2.针对人口流动状况,该市未来几年可采取的措施有(     
A.发放生育津贴,鼓励生育B.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增加就业
C.发展高科技产业,吸引外来人才落户D.扩大城市规模,减少人口外流

6 .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按年龄结构,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增长88.52%。据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以上信息,推测未来我国(     
A.少儿抚养比将增加B.养老产业不断发展
C.性别比例失衡减缓D.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户在人不在”比重最大的是(     
A.粵B.沪C.黑D.浙
3.根据目前人口状况,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三孩生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C.增加社会的整体活力D.缓和代际之间矛盾

7 . 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村”的出现主要体现了哪种人口现象(     
A.单一的人口机械增长B.单一的人口自然增长
C.国际人口迁移D.国内人口迁移
2.推测产生上述人口现象的主要成因(     
A.政治B.文化C.气候D.环境
3.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都是非物质的
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家位于住江西某县城,下图是小明家乡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小明热爱家乡,他主动将课堂所学地理知识与家乡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促进家乡发展,请你帮小明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1)小明在实践活动中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改革开放后,江西省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和生活,请评价这一现象对江西省产生的影响。
(2)近年来,南昌市通过招商引资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大量增加,众多外出务工青年和本地乡村青年涌向南昌市工作定居。请指出人口迅速向南昌市集聚给南昌市带来的影响。
(3)小明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某房地产商在①地规划建设高档住宅区,请你推测开发商选址在此的理由。
2023-06-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9 . 油菜为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安徽省中部某农村地区农民在传统种植双季稻的基础之上,还会种植一季越冬油菜。但近年来,该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冬季多数将水田撂荒或免耕种植一季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深色的为小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农村水田冬季出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流失B.机械化程度提高C.土地价格上涨D.农产品价格下降
2.据材料可推测(     
A.相较于水稻,油菜对水热要求更高B.相较于油菜,小麦经济效益更好
C.相较于水稻,小麦对水热要求较低D.相较于油菜,小麦更需要精耕细作
2023-05-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地理试卷(人教版)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蒙山区地处滇、黔、川三省接壤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切割纵横,落差大,地貌类型山、丘、坝兼备,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2500m。下表示意1995~2005年乌蒙山区各海拔人口数量及密度变化。

海拔/m1995年2000年2005年
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
<1000180.87231.00187.46239.41191.73244.87
1000~1300528.97224.51557.25236.51583.96247.85
1300~1600806.46234.52872.96253.86913.56265.67
1600~1900419.13232.67449.47249.51476.21264.36
1900~2200292.80171.49316.60185.43330.30193.45
2200~2500275.03140.44294.48150.38302.31154.30
>250072.60119.9674.90123.7671.30117.81
合计2575.86203.622753.12217.642869.37226.83
(1)概括乌蒙山区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说明乌蒙山区海拔1300~1600m地区人口密度一直较大的原因。
(3)推测2000~2005年乌蒙山区海拔2500m以上地区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